“稳增长”预期下基建板块快速升温 安徽建工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源 /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文 /     2022年02月17日 14时19分

  “稳增长”基建成重点方向,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 2022 年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而要顶住下行压力,扩大有效投资至关重要。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聚焦经济“稳增长”以来,政策层面持续发力。岁末年初,部委及地方纷纷部署稳增长,财政部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1.46万亿、央行降准释放流动性、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另外新增贷款、M2都超预期,“稳增长”力度空前。

  “稳增长”大背景下,基建成为地方两会重点提及方向。2月前后,安徽、河南、上海等地方两会高层工作报告均明确加大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明确加大水利工程、公路、机场等基建投资。其中,安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0%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奋力完成得更快一些”,“着力提升建筑业市场竞争力。支持建筑业拓展水利、公路、铁路、机场等专业市场领域,提升高端市场设计和施工能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加大对县域建筑业发展支持力度。培育和引进装配式建筑企业,支持建设一批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宏观政策推动下,基建板块开年以来二级市场表现明显,板块权重股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建筑(601668.SH)涨幅分别为12.0%、11.6%、6.2%。在权重股带动下,建筑装饰指数年内涨幅为3.7%,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5.3%,跑赢大盘。然而从行业整体估值情况来看,当前建筑装饰板块市盈率(TTM)为9.3,市盈率分位数仅为39.4%,仍处在历史平均水平以下,未来具有较大估值修复空间。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15日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省属建筑龙头安徽建工新型业务多点开花

  作为安徽省属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重要上市公司主体,安徽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建工”或“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投资、装配式建筑以及水力发电等在内的多个业务板块。

  公司拥有建筑、公路、市政、港航工程总承包等8项特级资质及多项一级资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涉及公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港口航道等领域。基建投资业务覆盖交通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等领域,业务结构由“单一施工”为主转型为“投资、施工、运营”并举。1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收到包括S224皖苏界至杨疃段改建工程2标段在内的多个工程中标项目通知书,中标价合计高达19.51亿元。

  装配式建筑方面,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公司紧跟国家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导向,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积极进军建筑产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2014 年开始投资建设装配式生产基地,已建成并投产运营基地 4个,在建基地 2个,筹建中 1个。公司装配式建筑新签订单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并且随着装配式建筑产能的释放,新签订单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2021年9月17日,能源局印发实施《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到2025/2030年抽蓄投产总规模分别达到0.62亿千瓦以上/1.2亿千瓦左右,《规划》指出,按照能核尽核、能开尽开的原则,在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库内核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GW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0GW左右。《规划》明确提及的扩容目标将为抽水蓄能行业未来增长提供确定性。公司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号召,积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持续发力“双碳”目标,水力发电业务已逐渐发展成为公司新型业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拥有丰富的水电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并拥有水电资产并购经验,目前控股运营水电站 7座,总装机容量 24.61 万 KW,权益装机容量 18.81 万 KW,年设计发电量约 10 亿 KWH,已全部建成发电。

  2022年以来,公司二级市场表现不俗,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7.8%,远超同期建筑装饰板块及大盘。截至2月15日收盘,公司动态市盈率为7.38,低于板块平均水平。未来,随着板块估值进一步修复,安徽建工潜力巨大。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