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你相伴,捷信公司成为用户贴心的金融服务伙伴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7月20日 10时28分

  今年,在突发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消费被“冻结”,线上零售消费迅速补位,不断涌现的线上新型消费正有效促进消费回补、潜力释放,激活了大量潜在的市场机遇,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抓手。据《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疫情下的“新常态”》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在线下销售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比下跌13%的同时,线上渠道却逆势增长了19%;截止至今年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上升至24.3%。

  与此同时,在疫情造成个人收入短期承压、电商迅猛发展不断丰富购物品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消费者在进行购物决策时,往往会优先通过与商家交互时能实现权益最大化的渠道下单。在扩大内需中,促进消费是一个重要内容,消费总量仍在提升、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可以说,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拉动力,消费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其中,是否能在购物时获得最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已成为疫情新常态下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核心权益。根据相关数据,有75%的消费者表示,价格已成为他们在全渠道进行购买决策时最大的影响因素;而与线下销售促销率仅为23%相比,线上同期高达43%的促销率,显然以其更加强势的优惠力度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优先位置。

  1

  构建全渠道金融服务平台 品质生活触手可及

  用户消费行为习惯线上化进程加速,对消费金融公司这样与用户日常消费行为息息相关的行业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们及时转变经营思维、着力打通“用户-触点-权益”的全链条。早在今年年初,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就敏锐地洞察到消费者购物行为的潜在改变,紧跟客户后疫情时代消费需求风向标,进行全面敏捷转型,发布“2023战略”构建全渠道金融服务平台,让捷信优质的消费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及。通过构建全渠道的金融服务平台,捷信旨在将线上购物的便捷性、商品内容的丰富性与线下购物的体验感等优势相结合,打造由捷信金融APP为核心的触点网络,在消费者的决策全程中与用户建立有温度的联结,快速响应用户痛点及需求,成为用户贴心的金融服务伙伴。

  △ 用户自助办单购买新手机

    如今,消费者只需通过捷信金融APP这一移动端接口,便可在捷信合作商户店内、或线上捷选商城等不同消费场景下,畅享优质的消费信贷服务。消费者可在捷信金融APP上选择商品直接进行分期付款,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正品保障等增值服务;也可在线下的合作门店亲身体验商品后,在捷信金融APP上选择对应的消费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购物,随时随地满足自身对于品质生活的向往。

  2

  提供最优性价比解决方案 满足多场景灵活消费需求

  近年来,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购物选择,消费者行为模式已完成从被动接受,向随时随地货比万家、获取最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转型。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后疫情时代下,有近八成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更加追求性价平衡,会在对新品功能、价格、外形等因素充分了解后,分别对不同选项进行全网比价,希望能以最实惠的价位购入该产品;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购买新款产品也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通常会选择在该产品上市后低于一个月的时间内入手。

  △ 用户在销售人员指导下使用捷选商城自助购买新手机

  为了确保消费者始终能获得最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捷信不仅在捷信金融APP的捷选商城针对不同细分群体推出多种类的优惠商品,还提供可供消费者在多个场景下随心使用的循环额度贷款产品“捷信惠购”。目前,捷信已陆续优化了捷信金融APP上捷选商城大部分重要品类的价格,其中包括广受消费者欢迎的3C产品和小家电品类:捷选商城中很多明星产品价格均低于其他主流电商平台。

  来自甘肃省庆阳市的郭小姐是捷信的优质用户,由于要同时养育两个孩子,在工作和经济上都面临着较大压力。在申请获得3,000元的捷信惠购循环额度后,郭小姐高兴地表示,“捷信惠购只需一次申请,即可随时随地在线上或线下消费时使用,正好可以成为我家的生活备用金。我刚刚在线用捷信惠购交完话费后,还获得了100元现金红包返现。以后每周无论在哪儿消费,使用捷信惠购支付都有返利,对于我来说确实既方便又实惠。”

  面对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呈现出加速向线上迁移、更加关注性价比的新特点,线上新型消费的崛起,让全球各地的优质商品依靠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捷信公司将持续响应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构建全渠道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扮演好用户贴心金融服务伙伴的角色,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消费金融为生活品质带来的提升。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