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银消费金融公司 总结金融诈骗中比较常见形式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7月29日 14时25分

如今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已经处于金融业的重要位置,金融诈骗严重危害到了个人财产和国家经济。下面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就为大家总结了金融诈骗中比较常见的九种形式,通过识破金融诈骗套路,防患于未然。

一、调包诈骗

不法分子以做生意需保证金为借口,要受骗人在银行卡内存入大额现金,并要求告知银行卡密码,然后想办法用假卡与开户人手中的卡调包,在受骗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钱全部取走。

二、ATM诈骗

不法分子先在取款机上做手脚,并贴假告示“若卡被吞,请两天后持本人身份证补办。咨询电话:186732***”。客户拨通此电话后,对方称是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向该客户索取密码,客户将有关信息告诉对方,不法分子随后在别处利用所获得的相关信息冒充当事人将卡内钱取走。

三、电话诈骗

不法分子先将受害人的通讯联系关闭,再以受害人急需钱为借口,要求受害人的亲属向他们的账户汇款。

四、网络诈骗

不法份子借助网络、利用数字化工具,适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诱使网络使用者提供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银行卡号、网络密码或者其他私密信息,并利用这些私密信息进行诈骗或者其他犯罪活动,骗取财产的案件。

五、假币诈骗

它几乎辐射到每一个人,已成为社会的公害,行骗者往往利用大找小、整回零等手法诈骗。

六、高息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手段是,先利用高息将民间资金收存,随后玩失踪,使存款人本息血本无归。

七、引诱汇款诈骗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如果碰巧事主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还有的事主因拖欠别人钱款,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就为大家总结

八、刷卡消费诈骗

“刷卡消费”诈骗主要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的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用户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或者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持卡人在何处消费的提示,当持卡人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查证时,诈骗分子会诱导持卡人到ATM机取消自动转账功能,并提示操作程序(实际为转账操作程序),实际使客户账户内的存款被划转至诈骗分子的账户中。

九、虚假中奖诈骗

方式主要分三种:

1、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来实施诈骗;

2、通过手机发送中奖短信实施诈骗;

3、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短信。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转账手续费”“公证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分享

以上就是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分享,建议大家千万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短信、电话、二维码等,尤其涉及金钱等敏感信息,要做到“不理、不接、不信、不点、不转”。如若受骗,大家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