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 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它们有关!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8月06日 14时30分

  江苏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据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介绍,“感染病毒后,患者会出现40度高热、咳嗽乏力、血小板迅速减少、白细胞减少,最终导致患者体内出血(脑出血)或多器官衰竭。”

  尽管新型布尼亚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但同样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也暴露出滥食野生动物而引发人类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巨大隐患。

  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2月26日,国家林草局明确,凡是从事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须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许可证件或文书,并停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出售、运输野生动物等活动。随后,深圳、广州等地接连出台更坚决的措施,对禁止食用、交易野生动物做出更明确的规定。我国正式进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时代。

  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公关组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说来源于野生动物。艾滋病、埃博拉病、鼠疫、SARS非典肺炎、禽流感、莱姆病、猴痘、尼巴病毒、亨德拉病毒、西尼罗河热等疾病的传播与野生动物有密切关系。遗憾的是,人类对于动物病毒目前研究甚少。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等学者表示,这些病毒本来存在于自然界,野生动物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或者侵蚀野生动物栖息地,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危及公共卫生安全。

  野生动物是多种病原体的存储器

  野生动物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存储器和放大器。 如蝙蝠可携带100多种病毒,传播病毒能力很强。研究发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中华菊头蝠,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也是中华菊头蝠,中间宿主是果子狸,病毒通过蝙蝠传给果子狸,人吃果子狸后感染得病。

  老鼠可能携带耶尔森菌,引发鼠疫。穿山甲和野生蛇等野生动物携带多种寄生虫。蜱可导致人发生斑点热、莱姆病、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回归热、野兔热、鼠疫、布病、巴贝斯虫病以及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此外,野猪、野兔、浣熊、刺猬等野生动物也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给人类带来致命威胁。

  专家表示,自然界中,有些野生动物长期携带某种病毒而不发病,这些病毒原本与人类毫无关联,但因为人类贪图口腹之欲,使得这些病毒在人类身体间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食用野生蝎,健康风险大

  近年来,蝎子被端上了餐桌,被奉为美食,这存在着诸多隐忧和误区,应该引起高度注意。蝎子多为野生,带有许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一般的烹饪加工方法如油炸、高温蒸煮,很难彻底杀灭病毒和细菌。并且野生动物身上所带的病毒、病菌往往都是人类尚未发现的,人体是不能免疫的,也就是说人体对野生动物传染的病毒、细菌抵抗能力很差,能引起严重的传染病。如果蝎子变质还能引起肉毒素中毒直接导致死亡。因此,食用蝎子可能带来很多健康风险。

  今年以来,遭到人为过度捕捉,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野生蝎子备受社会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先后已有山东、山西、宁夏、内蒙古等多个地区通过发布关于禁止非法捕蝎公告、调整省级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举措,严厉打击非法捕蝎行为。

  捕食野生动物带给了我们太多惨痛的教训,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专家们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和食用,就是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健康风险。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将此次危机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保护生态和公共安全的行动。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