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藏医、做藏药,迪庆农田里的“藏医大学生”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8月14日 17时39分

  2020年的春节,迪庆州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鲁茸农布和他的创业团队过的很开心,因为自己种植的酸石榴在年前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这笔订单也为2020年进一步扩大酸石榴种植面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鲁茸农布是云南迪庆州走出的大学生,2017年从青海大学藏医学专业毕业后,本该成为医生的他,于2019年3月联合同样毕业于青海大学藏医学院的同学,回乡开启了另一条“悬壶济世”之路,扎根泥土,从做好一味药开始,投身到藏医药种植的事业之中。

  弃医从农的想法,始于大二,那年鲁茸农布在藏医药理学课上,了解到酸石榴珍贵的药用价值后,联想到家乡遍地无人采摘的酸石榴,带着学医的严谨、执着与行动力,鲁茸农布联合同专业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一一走访了家乡种有酸石榴的地区,并将采集的酸石榴样本寄往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省藏医院进行检测,结果出人意料,原来因果酸被家乡人民弃之不理的水果,居然也因果酸有着比其他地区酸石榴更高的药用价值。这一发现,让鲁茸农布及他的同学有了开发迪庆州酸石榴种植的想法。

  藏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材一直以来饱受环境恶化的侵害,很多高原上的药材面临濒危。保护、发展高品质药材,变得越来越紧迫。迪庆州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中药材资源丰富,但因为专业人才的匮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为了能够更充分的开发家乡特色药材,传承藏医药,鲁茸农布与他的同学们变成了农田里的“藏医大学生”,带着团队一起东拼西凑的几万元钱,一起踏上了开发迪庆特色药材、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的道路。

  然而,理想与现实,投入与产出,冷嘲与热讽,让这个都是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创业团队在一开始,走的并不顺利。为了能够突破困局,鲁茸农布及其团队一边下田组织酸石榴种植,一边四处跑销售。不懈的坚持,让事情在2019年底出现了转机。青海省金谷洛智药业有限公司对于迪庆地区的酸石榴的品质十分认可,并向鲁茸农布团队提出了采购意向。这一步的落地,让鲁茸农布的团队看了希望,更加坚定了他们创业的初衷。从学藏医到做藏药,鲁茸农布和他的团队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他们对于藏医学、对于家乡、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鲁茸农布及其团队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得到了共青团迪庆州委的大力支持,2019年6月,鲁茸农布的香格里拉军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迪庆州创业指导中心的常驻企业,在资源对接、商业模式梳理、品牌推广方面得到了团委汇聚的专业机构的扶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原本寂寞的创业之路,也开始变得有声有色。

  截至2020年3月,创业仅1年的鲁茸农布,已在东旺乡种植2573株酸石榴,约为64亩,建档立卡户有24户,带动140多人就业。农田里的“藏医大学生”正在用行动谱写着迪庆中藏药材的新篇章。“我们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投入到藏医药的事业中,让更多的人用上放心的药材。”鲁茸农布这样对记者说。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