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锋:中医药国际化障碍是文化和认知差异
源 / 中国网    文 /     2020年08月26日 09时07分

  8月12日-8月17日,以“逐日者毅行——启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时代”为主题的2020西普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期间,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锋接受新华网专访,就仲景宛西制药在挖掘中医药“治未病”精华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及中药国际化所面对的问题等进行分享。

  1、在挖掘中医药“治未病”精华方面,仲景宛西制药有哪些理念和实践?

  “治未病”是中医药最高的一个理念,《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现代社会,治未病更多是在讲身体的调养,尽量不要到有病的状态再去医院看病。仲景宛西制药对治未病产品的开发,还是基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原方,以及历代名医所推崇的一些经典名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更广泛的宣传。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及经典方剂的功效。如将经典名方和现代人常见疾病一一对应,然后借助特定化的生活场景,采用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思想,使经方的作用最大化。

  第二,开发药食同源的保健品。仲景宛西制药目前还是以药品为主,在大健康领域也会开发一些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及代餐粉性质的产品。

  作为一个中医药企业,仲景宛西制药未来更多的还是要把控好产品质量,更加规范化宣传功效,发挥中医药个性化调理及治疗的特性,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化、细分化地为消费者推荐合适的方子,而不是纯粹以短期销量的增加为目的。

  2、目前中医药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中医药国际化我们其实讲了好多年了,最大的障碍就是在于两种文化体系的不同。中医药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是整体观;而西方是习惯通过推理论证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两种文化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基础之上,但现在很多人以西医的方法来衡量中医进而认为其不科学,其实是混淆了科学和科学方法的概念。

  所以目前中医药想走出国门,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受每个人生下来所处的对世界不同的认知、接触的科学体系牵扯很深,中医这种整体性世界观以及个体化医疗的做法和理论不太容易被海外人群所接受,君臣佐使、中药材相互作用等也不容易被了解,在西方科学体系下长大的人很难理解中医治疗疾病的奥秘。

  所以中医药国际化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我们在尝试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出口到海外,全部还是由海外华人所消费。另一个是出口到海外,也通过了欧盟或是美国的简易注册,但不是以药品的身份来销售,而变成一些辅助治疗的产品。这实际上已经不是我们出口中药的目的了,因为我们是相信我们的中医药有确切的疗效的,而不是辅助减轻症状。所以让海外人群完全使用、完全相信中医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相信未来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国力的增强,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并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在海外的市场自然而然会打开。对于医药行业来讲,我们也更加需要将自己的产品标准化,使产品品质、批间产品的均一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需要在临床观察方面再做努力。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