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奶粉滋养着宝宝的发育成长,甚至关乎一条幼小稚嫩的生命。“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多款进口奶粉检出致癌物”的消息周一见诸中国媒体、刷屏微信朋友圈后,揪动了不少中国及海外华人父母的心,触动了他们被近年来屡爆的奶粉安全事故所刺痛的脆弱神经。不过,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当晚随即在社交媒体专页强调涉及此事的“全部奶粉均无超标”,“可放心食用”。被香港消委会点名的澳洲乳企a2、贝拉米(Bellamy's)及在澳设有生产线的爱他美(Aptamil)奶粉母公司达能纽迪希亚(Nutricia)亦纷纷发表“辟谣”声明。
香港消委会周一在其出版的新一期《选择》月刊中,公布了近期对婴儿配方奶粉检测结果。文章称,15款奶粉样本均被检出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9款被检出可致癌的缩水甘油酯(Gylcidyl Esters)。其中不乏惠氏、美赞臣、雅培、爱他美等知名品牌及a2、贝拉米、雪印(Snow Brand)等澳产奶粉。
根据通告,消委会在15款奶粉样本中发现全部含有氯丙二醇,份量为每公斤13至120微克不等。其中氯丙二醇含量最高的是贝拉米1段有机奶粉(Bellamy's Organic),每公斤的份量达到120微克。消委会推算,以一名体重4.3公斤的一个月大婴儿日食六餐奶计算,该款奶粉的氯丙二醇含量会超过欧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议摄入量。
检测发现,澳洲品牌a2的白金系列高端婴幼儿1段奶粉(a2 Platinum Premium)样本中,每公斤的氯丙二醇含量也达到47微克。在澳拥有生产线并广受欢迎的爱他美品牌旗下的白金版1段奶粉(Aptamil Profutura)每公斤亦含37微克的氯丙二醇。
消委会表示,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食物安全局的报告,长期每日摄入过量的氯丙二醇,会损害人体肾功能和影响雄性生殖系统。
与此同时,有9款样本测出含有具基因毒性、致癌性的缩水甘油酯,当中含量最高的样本是澳产的雪印思敏儿1段婴儿奶粉(Snow Brand Smart Baby),每公斤的份量为29微克,但低于欧盟规定的每公斤50微克的上限。
澳洲的a2白金系列高端婴幼儿1段奶粉也被检出每公斤含有1.1微克的缩水甘油酯。
消委会称,近年发现基因致癌物环氧丙醇以缩水甘油酯的形态,存在于棕榈油和婴儿配方奶粉等食材上,均为植物油脂在高温精炼时产生。“环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一般建议尽量减低从食物内摄取。”
此外,澳洲超市和药房有售的雀巢超级能恩1段奶粉(Nestle Nan Pro)及惠氏(Wyeth)旗下的S-26金装爱儿乐(S-26 SMA Gold)、启赋(Illuma)和爱儿素大豆蛋白婴儿配方奶粉(S-26 Gold Nursoy , Soy Protein)亦有上榜,每公斤的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为1.1微克、12微克和16微克。
虽然这次检测中的全部样品都被测出铅,但所幸并无一款奶粉超标,其中铅含量最高的明治婴幼儿奶粉(meiji)样本为0.01毫克/公斤,濒临世卫组织规定的上限。
然而,香港食安中心在周一晚些时候发帖“澄清”称,香港消委会参考的欧盟标准为“健康参考值”,即建议婴儿每日摄入上限,并不是就婴儿配方奶粉所制订的规管标准。
“事实上,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等地方都未为氯丙二醇和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在婴儿配方奶粉制订规管标准”。
食安中心指出,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卫专家委员会的相关参考值,全部奶粉均无超标,所以香港市民可以放心,按奶粉建议食用份量给婴儿食用。
鉴于此,涉及此事的乳企纷纷发表“辟谣”声明,亦强调其奶粉可供放心食用。
在澳上市的贝拉米有机产品有限公司也在声明中解释称,其全部产品“均经权威机构有机认证,并遵守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FSANZ)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而且旗下的有机婴儿奶粉“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对氯丙二醇的相关规定”。
澳洲a2牛奶公司昨天回应称,该企业“确认并承诺所有a2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产品都是安全的,消费者尽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
a2同时强调其品牌所有产品“不仅符合香港有关法规,而且也严格遵循了国际标准要求,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以及国际食品法典的成分限量标准”,“均遵循a2牛奶公司严苛的质量控制工艺生产”。
爱他美母公司达能纽迪希亚也向消费者表示:“我们澳新地区的产品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产品完全符合澳洲及新西兰食品标准法规的要求。”
受检的15款奶粉样本中都含有的氯丙二醇,究竟为何?它其实是一些食物和配料在加工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常见污染物,存在于酱油、蚝油、鱼、方便面、肉汤、汤液调味、零食中。香港食安中心2012年针对食物中氯丙二醇的风险评估报告同时指出,研究发现,母乳亦有氯丙二醇,平均含量为35.5微克,最高可达76微克。
而婴儿配方奶粉所含的氯丙二醇污染物主要是由原料中的植物油带入。与成人奶粉的制作工艺有异,婴儿奶粉为了尽可能模仿母乳的营养成分,往往会去除原奶里饱和脂肪较高的乳脂,并以不饱和脂肪较高的植物油替代。目前在婴儿奶粉制作过程中还无法完全避免掺入氯丙二醇,只能合理的控制风险。
而现时对于氯丙二醇危害性的大小亦尚无定论。一些动物研究认为它与部分器官良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并会影响生殖系统。然而目前还缺乏人体实验,并无证据表明它对人类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仅将氯丙二醇列作第2B类“可能性较低”的致癌物。此类物质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也不充分。
此外,香港消委会此次检测奶粉中的氯丙二醇含量,参照的是欧洲食品安全局关于摄入量的建议标准,而非强制标准。香港本地并无相关的标准和法规。
但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本次唯一一款测出“超标”的贝拉米1段有机奶粉,如按产品包装上每日6餐奶的剂量喂食一个月大的婴儿,其每日的摄取量为12.72微克,超出欧洲食品安全局建议的每日摄入上限8.6微克。其他“未超标”的奶粉均在欧洲食品安全局界定的安全范围内。
而被检出含有缩水甘油酯的9款婴儿奶粉,无一超出欧盟每公斤50微克的摄入上限。份量最高的雪印思敏儿1段奶粉每公斤也只含有29微克的环氧丙醇。
环氧丙醇是以缩水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油脂中。当人体摄入含缩水甘油酯的食品,在消化过程中将其分解为环氧丙醇。缩水甘油酯是植物油在高温(>200℃)精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因此,以植物油为原料的婴儿配方奶粉在生产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带入缩水甘油酯。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环氧丙醇列为“可能性较高”的2A类致癌物,即指动物实验已证实存在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不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则建议人们应尽量减少摄取,但该委员会未订定关于环氧丙醇的最高限量标准。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