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兴国,芯片核心
半导体类上市公司堪称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电子产业下滑,但中国半导体公司攻坚克难,突破复工、物流等重重难题,整个产业在上半年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龙头公司的业绩更是逆势大涨,显示出国产芯片崛起的实力。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大背景下,行业龙头公司逆“疫情”投资、并购加码未来,定向增发投向主业如火如荼,显示出中国芯片的韧性和未来巨大的成长潜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半导体龙头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意味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和盈利释放期。
在近日举行的“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3539亿元,同比增长16.1%,贡献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值的绝大部分。
投资加码未来
中国半导体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芯片国产化风生水起,龙头公司纷纷谋篇布局,加码主业。
研发练内功是“强身”之本。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上述62家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的有45家,紫光国微、捷捷微电、汇顶科技、乐鑫科技等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均超过80%。
比如,紫光国微披露,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969.78万元大幅上升187.35%。公司致力于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产品,近三年一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平均不低于19.62%。
业内人士认为,A股芯片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说明中国芯片产业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成长的阶段,没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并购是快速壮大的捷径,也是资本市场给上市公司的“加持力”。
比如,经纬辉开7月21日披露,公司拟分两段对诺思投资合计1.274亿元,投资后持股10.06%。诺思是中国首家射频前端薄膜体声波滤波芯片生产企业,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又如,博通集成拟以600万欧元收购希腊芯片设计公司Adveos的100%股权。Adveos及其研发团队在射频、毫米波、模拟信号、混合信号等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有丰富经验,已成为Intel、Cisco等多家客户的芯片方案提供商。公司表示,本次收购有助于其强化在智能家居、物联网及智慧交通领域的战略布局。
比如:据报道,微美全息(纳斯达克:WIMI)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利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初始注册资金2亿元,将专注于全息视觉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销售及相关全息视觉技术服务。利芯科技还将利用母公司的相关专利和版权,开发半导体产品,并在更广泛的全息生态系统中向客户销售此类产品。利芯科技将专注于国内智能产品市场的上游业务,以及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和销售,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作为一家无晶圆厂半导体企业,利芯科技将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最新竞争者。中国本土半导体行业已经规模庞大,资金充足。《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发布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促进中国科技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随着中国继续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自给自足。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2020年6月1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设计的芯片销售额将从2019年的18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480亿美元,到2025年,中国半导体企业将满足40%的国内需求。
利芯科技将以海南省为基地,在快速发展的半导体产业、工业和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视觉和全息视觉应用等方面享受税收优惠和政府支持。微美全息希望其新子公司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与其广泛的自有技术,帮助发展无晶圆厂半导体业务。利芯科技的投资和建立符合公司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要求,也符合公司不断增强创新、设计和技术能力的要求。
这两年AI、CV专用芯片及5G、IOT相关通信芯片,更是得到了不少VC的关注。近两年,因为AI等新技术热,衍生的AI专用芯片等,更是风投热追的领域,而且随着光电、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芯片公司获投。
中国的投资机构,不论是产业基金,还是VC,都在半导体领域有不少的投资和布局。中国在下游和低端、专用细分产品方面其实已经有相当的产业规模,随着资本的持续流入,坚持下去未来再造一个BOE的还是存在的。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