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否会触发持续的生产力提升
源 / 互联网    文 /     2021年08月05日 17时46分

  

  2021年 8

  首席经济师及策略师Keith Wade

  科技普及 不但 为各经济体适应疫情环境变化提供支持,同时亦有机会为生产力带来持久的影响,但民粹主义是否会因此卷土重来?

  两年前,我们识别出一系列投资“不可避免的事实”,并预料这些事实将为未来十年带来重要影响。我们在这些事实中特别提到,“科技加快普及”和“民粹主义升温”将是两项值得关注的变革趋势,但这两项趋势有没有因疫情而增强或受到考验呢?

  经济增长前景随各经济体适应疫情增强

  虽然新冠病毒确诊数字仍在增加,但全球经济前景在三项关键因素影响下已有所改善,包括:

  1. 疫苗有效

  2. 各国政府大幅增加财政开支

  3. 各经济体在应变及遥距营运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不过,在近期的经济复苏中,人们对第三项因素的关注度相对较小。虽然是迫不得已,但这项因素让企业得以尝试以不同的工作方式营运,机会可谓前所未有,而不少企业更已成功适应疫情期间实施的营运限制。因此,这项因素对更长远的未来将更为重要。

  这无疑是“适者生存”的一场角力。在第一轮封城期间最受影响和实力较弱的公司已经倒闭。

  不过,企业亦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其中一项加强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增加科技应用,好让企业能够遥距营运。企业需要实现数字化营运才能够在封城经济下生存。因此,企业已加快推进这方面的投资计划。

  数字 化促进生产力增长

  虽然劳动人口的人均生产力无疑会因此提高,但到目前为止,数据改善所反映的主要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这已使经济产出的结构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转向生产力更高的行业。

  现时由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似乎是60多年以来首次出现生产力提升的一次。随着服务业复苏,这种结构效应或会有所逆转,但展望未来,生产力有望在中期内因科技普及而得到提升。

  虽然疫情为我们带来失业劳动人口和企业永久倒闭等严重问题,但对许多企业而言,疫情让它们能够尝试以不同的工作方式营运。此外,有别于全球金融危机后投资下降为经济增长潜力构成影响的情况,现时企业投资有所增加。

  值得留意的一点是不少企业的生产力未必会减弱,甚至会随着经济重启而变得更好,加上应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并为部分服务业带来收益,相信科技普及最终可为生产力带来备受期待的效益,并扭转过去十年来的跌势。

  

   是否会 导致民粹主义升温?

  然而,由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让失业劳动人口增加,决策者要采取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或会因科技普及而变得难上加难。正所谓鉴古知今,过去在疫情结束后,社会动荡通常会加剧。这为各国颁布更多民粹主义政策创造环境。

  由于疫情对低收入劳动人口的经济影响较为严重,决策者或需较小心处理。在贫富悬殊问题,以及医疗保健、气候议题等方面与日俱增的公共开支需求当前,如何应对将是从政者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免责声明

  以上如有提及证券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撤资之建议。

  本文件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传材料。本文件不应视为提供投资意见或建议。本文所载的意见或判断可能会改变。本文的数据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证其完整性或准确性。

  投资涉及风险。过往表现未必可作为日后业绩的指引。阁下应注意,投资价值可跌也可升,并没有保证。汇率变动或会导致海外投资价值上升或下跌。就新兴市场和发展较落后市场的证券投资所涉及的风险,详情请参阅基金说明书。

  提供本文件所载数据,目的只是作为参考用途,不构成任何招揽和销售投资产品。有意投资者应注意该等投资涉及市场风险,故应视作长线投资。

  衍生工具带有高风险,因此只应适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本基金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但其认可资格并不意味获官方推荐。

  本文件所载资料仅提供予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法规发行的理财产品投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者。投资者在投资本文件内提及的任何项目前应细阅相关文件,如有需要请透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银行及/或其它专业顾问寻求专业咨询。

  本文件由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发,文件及网站未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检阅。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