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间,将近18万爱心人士与宜信宜农贷益行结缘
源 / 云掌财经    文 /     2021年08月06日 11时29分

  12年前,宜信宜农贷网站开始运行并有了第一个100元出借,次年就荣获首届“招商局扶贫创新行动奖”,此后先后获得MIT普惠创新大奖,入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库”,在各界的肯定下从繁华都市走到乡间田野,与近3万名农户一路并肩同行。

  通过它,爱心人士可以将资金出借给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农村借款人,支持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一两千元就能改变贫困农户的生后状况。爱心出借人及宜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出借人仅象征性地收取预期年化 2% 的爱心回报,使受助农户自己承担起改变生活、创造价值的责任。

  12年间,将近18万爱心人士与宜信宜农贷益行结缘,虽然他们可能从未见过他们帮扶的农户,但真实的改变因为他们的善举在田间地头真实地发生,一位又一位农户在宜信宜农贷的帮助下走近美好生活。与农田上饱满的稻谷、盛放的鲜花一同铺满乡间的,还有他们从内到外的喜悦和笑容。

  田琰琰就是其中一员。和大多数乡村年轻人一样,田琰琰曾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多年。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老人一天天的衰落,离家打工在她看来越来越不是个办法。最终,田琰琰决定和丈夫一同辞工回乡创业。

  在宜信宜农贷的帮助下,田琰琰顺利地获得了创业的启动资金,并以此承包了20亩流转土地用来种植园生态粮食,还加入了“南马庄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幸运的是,没有受到虫灾、天灾等的影响,田琰琰的创业之旅顺利地迎来了第一个收获的季节。

  马俊河,则在昆明打工时看到了土地沙化的报道,担心再过十几年民勤的两大沙漠就会合拢,地下水也将枯竭,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民勤县也会随之消失。这意外着,不到四十岁,他就可能无家可归了。从此,马俊河下定决心必须要保护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2007年春天,马俊河从网上招募来20位青年志愿者种梭梭,开始了漫长的防沙防治之路,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此外,他们还积极动员农户入社,来种植一些产值高又节水的作物,比如民勤蜜瓜、红枸杞、红枣等,并通过宜信宜农贷的“宜农小铺”开启了线上售卖,更好地让农人获得应有的回报。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种“可持续扶贫“的创新公益模式,宜信宜农贷以出借而非捐赠的”造血式“扶贫方式,不仅实现了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的双重收获,而且实现了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良好结合。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