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星深析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之旅
源 / 金鹰参考网    文 /     2019年09月29日 10时16分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连一直以来很严肃的司法领域都开始引进这一新兴技术。最近,相关媒体报道显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同一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各级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和多元纠纷调解平台等27个节点的铺设,同时还完成了超过1.8亿条数据上链存证流程,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作为我国区块链行业的技术专家,徐明星在之前的演讲中就指出过,区块链在未来将会重塑所有行业的运行模式。那时候的区块链技术还没有被金融、零售、物联网等众多领域如此重视,现在时间似乎证明,徐明星当时的预言不无道理。


  关于区块链在司法领域内的应用落地,徐明星很早之前就设想过,他曾在自己出版的区块链科普动画《链与未来》中提到区块链技术将会保护到每一个人小小的创意,这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区块链存证技术应用的设想场景之一。


  司法机关是国家形式司法权的机构,包括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在其日常的工作中,对于证据的真实性要求不言而喻,可以说,证据是这些部门工作的基础。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犯罪案件,调差取证的难度比传统案件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在互联网案件中因为取证问题带来的困难数不胜数。


  正因为此,徐明星才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试想如果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这项技术自身具备不可篡改的特性,天然适合电子数据如电子合同、交易、专利、版权等数据的存证和确权,这就为司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前些日子,杭州市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进行了宣判,最后原告凭借区块链存证的方式证明了被告方侵权的事实,最后得以胜诉,这次判决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法律层面的首次应用。


  随后,去年九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该规定指出: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历经十年发展,区块链技术的法律效力终于被正是承认,徐明星等区块链从业者终于看到了行业的曙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区块链的世界,未知还远远多于已知,徐明星也正在探索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来的区块链必将会在司法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