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区块链技术最先落地的领域是哪里?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绝大部分人可能会首先想到金融、保险、供应链等领域,大部分人可能不会想到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内的落地已经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据相关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市互联网法院执行局积极探索公证机构深度参与执行模式,将公证机构、区块链和执行融合为了一体,利用“区块链+公证机构”的模式完成了首例委托现场调查。这则报道在群众中引发了一定的反响,很多人对区块链在司法领域内率先应用有些“意外”,其实这并不是区块链技术首次在司法领域内应用。
关于区块链技术与司法领域的结合,我国区块链行业的先行者徐明星在多年前就提出过这一想法,他在自己制作的区块链知识科普短片《链与未来》中提出,如果区块链技术得以应用,将会保护到每一个人小小的创意,而这正是对于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存证领域内应用场景的设想,当时的徐明星就已意识到,对于对证据“真实性”要求非常高的司法领域来讲,很有必要引入区块链这一全新技术。
作为国家司法机构,包括法院、检察院等在内的各个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证据的“真实性”要求非常高,可以说,这些部门工作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保证证据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五花八门的互联网犯罪案件,让调查取证的难度相比于多年前直线上升,取证困难成为了众多互联网案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面对司法领域内当前遇到的这些问题,徐明星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出巨大价值,在徐明星看来区块链具备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和司法领域内的部分需求十分契合,可以说这些特性很好地满足了电子数据如电子合同、版权、专利、著作权等证据的存证和确权需求,区块链技术将会使每一个原创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哈希化”生成一个特定的标识,对这些数据进行确权存证。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助力,司法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被很好的解决,有力的推动司法领域工作效率的提高。
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存证领域内的应用还并不成熟,不过随着徐明星和众多区块链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区块链+司法”的组合一定会迎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