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发布帝泊洱科研成果,中国科学家揭示普洱茶降脂机制!
源 / 消费日报网    文 /     2019年11月06日 09时18分

  人们常说餐后饮普洱茶能消食、解油腻,实际上,已有研究证实普洱茶的降脂减肥功效。近期,《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了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贾伟教授及团队完成的关于普洱茶降脂机制的研究,证明了普洱茶及特征性组分茶褐素可调节肠道微生物,最终达到改善血脂和肝脂稳态的作用。他同时强调,普洱茶并不能替代药品,可以作为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


《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

贾伟教授及团队完成的关于普洱茶降脂机制的研究


  普洱茶茶褐素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人人都向往“琴棋书画诗酒花”,可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蕴含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


  贾伟曾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开始科研工作尤其是当了教授后几乎每天都要饮茶。“喝茶对我来说是种生活和思维方式,能帮助我静心思考。”


  贾伟主要从事肠道微生物-胆汁酸-肝脏的代谢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检测技术的开发。他和他的研究团队自2003年以来建立了一个国际领先的基于质谱的医学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平台,并率先将质谱平台技术应用于肿瘤、糖尿病、以及中药和天然药物代谢等项目的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贾伟教授


  贾伟对普洱茶的相关研究已经持续了近十年。他表示,与绿茶、红茶等未发酵和半发酵茶相比,发酵的普洱茶含有更多的茶褐素,而这也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关键成分。本次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采用帝泊洱普洱茶珍进行了动物和人体相关试验研究,原因在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标准化制作工艺,保证了实验材料的质量和可重复性。


  据了解,帝泊洱选用优质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创新研发一套自动化、清洁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和普洱茶发酵工艺,通过科学组方和现代提取技术,确保有效成分和风味物质均一稳定。同时,帝泊洱茶珍与传统的普洱茶相比,还有更安全、更健康、更便捷的特点:采用GMP全产业链控制,纯水提取、不含添加剂;通过有效提取和分离,科学的保留和富集了普洱茶中茶多糖、茶褐素、茶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独立包装,可随身携带冲泡。


用于此次研究的帝泊洱普洱茶珍


  在人体实验中,13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进行一周的标准饮食,之后每天饮用3g帝泊洱普洱茶茶珍,持续4周,结果发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动物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深入机制研究证明:普洱茶能显著降低受试者肠道菌群的胆盐水解酶(BSH)活性,从而使得回肠中结合型胆汁酸水平升高,进而抑制小肠FXR- FGF19/ FGF15和肝脏FXR-SHP信号途径调节胆汁酸合成代谢,增加肝脏中的初级胆汁酸合成和胆固醇到肝脏的反向运输,并增加胆汁酸从粪便中的排出,从而降低肝脏胆固醇,达到改善血脂和肝脂稳态的结果。


  谈及本次研究的创新意义,贾伟表示,将普洱茶与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联系起来,解释了普洱茶降低胆固醇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胆汁酸合成的机制。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动物实验验证,首次阐明了茶褐素是普洱茶中降低胆固醇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出普洱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FXR信号通路,共同调节肝脏的胆汁酸替代途径合成酶CYP7B1的新机制,首次提出FXR在细胞核、细胞浆的差异性分布是其调节胆汁酸合成酶的关键;探究了普洱茶对于脂肪酸的代谢、能量代谢以及糖代谢的调节,也为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还显示,帝泊洱茶珍功效活性成分茶褐素含量是相同质量普洱茶中含量的3倍左右。


  普洱茶对于降低胆固醇的机制已经较为清晰,但它显然不能替代药物。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可以将饮用普洱茶融入到日常生活,作为维护健康的一种方式。“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日久天长的管理,饮用普洱茶是种很好的选择。”贾伟说。


  在未来,贾伟团队还将继续推进普洱茶对于降低甘油三酯和降糖的机制研究。


   中药现代化研究要注重整体思维


  关于普洱茶的研究,是贾伟解释中药对于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的一个成功案例。贾伟认为,中药讲求调理,很多时候对人体起到间接效果,对普洱茶降脂机制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普洱茶改变了肠道细菌代谢产物,促进胆汁酸合成,最终改变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代谢,是多种器官之间一种非常复杂又精细的“对话”。


科学叶组配方确保帝泊洱普洱茶珍有效成分风味物质稳定


  贾伟表示,随着系统生物学、多组学工具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蓬勃发展和普遍应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有了更好的研究工具支持,可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但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贾伟也感受到了制约因素的存在,其中观念问题比较突出。“中药现代化的很多研究,缺乏整体性思维,缺乏组学的手段,纯粹地借鉴分子生物学,关注一个代谢酶、一个基因的变化。”贾伟认为,整体性思维应该是未来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趋势,需要在宏观层面发现问题,再逐步深入到机制研究,在通路和分子水平上弄清楚,最后再回到整体对于生理平衡的重建上面来。


  “对于中药现代化研究,我认为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和思路去拥抱这个特殊的领域。”贾伟说。


云南普洱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