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探索,大到宏观世界的星球、星系,小到微观世界的分子、夸克。事实上,在哲学思想的指引下,人类从未放弃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后,1935年H. J. 泰勒又发现硼-10会捕捉中子,发生核分裂,产生锂核及高能量的氦核,这个反应称为中子捕获。当时人们未曾想到,这一微观世界的新发现,竟然给癌症治疗探出了一条新的可行之路。
1 补补课,中子射线为什么能治病?
我们都知道,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8倍,是原子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子俘获疗法(BNCT)就是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这种药物与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形成无放射性的亲肿瘤含硼化合物,这种物质特异浓集在肿瘤内。
然后用中子束照射该肿瘤部位,肿瘤内部发生核分裂,所释放出的Li和α粒子的能量较高,具有高线性能量转换和低氧增强比的特性,因此可以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并且用这种方式杀死的肿瘤细胞很难修复。
简言之,就是为肿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做好“标记”,然后再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
究其根本,硼中子俘获疗法还是一种放射线疗法,只不过可以更精准地选择性阻击癌细胞,对健康组织几乎没有损伤。
这种疗法原则上只需照射一次即可,因此又被誉为继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后的“第五疗法”。
2 敲响希望之钟,日本正推广硼中子俘获抗癌技术
硼中子俘获原理已经发现近一百年,但临床应用到近十年才得以迅速发展,这有赖于强流质子加速技术的飞速进步,让硼中子俘获疗法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在硼中子俘获治疗领域,日本一直走在前沿。日本政府已将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作为战略产业进行扶持,大步迈入产业化推广阶段。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紧随其后,也正在加紧研发。
今年3月初,世界上第一台BNCT设备正式获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医疗设备批准。 2020年3月25日批准了由STELLA PHARMA CORPORATION开发的全球首个硼药物Steboronine®也获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批准,至此,硼中子俘获疗法正式获批上市,并在当天进行了首次治疗。5月27日,日本宣布硼中子俘获疗法正式接受患者。
同样值得期待的是,今年8月,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BNCT加速器实验装置也已研制成功,为我国医用BNCT治疗装置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3 稳步迈进,硼中子俘获抗癌技术新进展
在临床治疗中,硼中子俘获抗癌技术具有极强的穿透性,精准的靶向性,并且对正常细胞伤害低,其治疗前景备受瞩目。那么具体而言,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有哪些呢?
首先是低创,BNCT不需要进行切开和切除,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疗程短也是一大优势,一般只需要1~2次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左右;靶向性强,除了与吸收含硼药物的癌细胞,正常细胞几乎不受影响;副作用低,在细胞内裂变产生的α粒子和锂离子射程很短,只有一个细胞的长度,所以只“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细胞组织;具有普通辐射和锂颗粒三倍生物效应的α光束会精准破坏癌细胞DNA,疗效优于其他放射疗法;最可贵的一点是,BNCT疗法易检测,通过PET检查即可预测治疗效果。
作为较早投入研发该疗法的日本,目前已经开始BNCT更广阔范围的研究,研究人员们发现,BNCT不仅对初发、单发癌有效,对扩散到个别脏器的癌、转移性癌、难治性癌也有望取得效果。
该疗法的应用研究始于脑胶质瘤,并在1951年实践了头例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试验。BNCT针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58%,比用常规治疗的不足3%的5年生存率有了巨大的突破。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方向针对脑胶质瘤、黑色素瘤和头颈部复发肿瘤而开展,并且开始试治肝癌、肺癌、胰腺癌等脏器肿瘤。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全球利用该技术已治疗病人超过1400例。
4 期盼,国内患者的求医之路
BNCT疗法这么好,患者如何才能接受到BNCT治疗呢?
据我国最大的出国看病机构盛诺一家了解,目前,中国台湾地区有一家医疗机构正在开展BNCT(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可接受大陆患者前往就诊。日本开展BNCT治疗的医院,暂时只接受日本国内患者,不向任何国际患者开放。
现在盛诺一家24小时接受评估患者,患者只需要提前接受中国台湾地区专家的全面评估,确认病情符合相关条件,就可迅速赴台接受治疗。
在攻克癌症的赛道上,全世界都在一起努力,期待BNCT技术能够在多方的努力下快速趋于成熟,让我们对抗癌症增添新的“有力武器”。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