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饭不怕晚,好事不怕慢。因疫情推迟五个月的2020北京国际车展终于开幕了。
对汽车产业来说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日内瓦、法兰克福、北美国际车展纷纷取消,北京车展成为今年唯一举办的国际性实体车展。全球疫情重压之下,北京车展也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中国依然是全球汽车市场最靓的仔。
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对车展聚光灯下的各大汽车品牌如此,对幕后供应链上的厂商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从台前走到幕后,来聊一聊汽车供应链上的那些巨头。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一个成功车企背后必定有一群成功的配套商。
最为公众熟知的莫过于福耀玻璃。它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慈善大王曹德旺,更在于它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巨头——国内市场份额高达70%,全球市场份额早在2018年就占到23%, 包括奥迪、大众、福特、通用、丰田、现代等欧美及日韩知名车企都是它的客户。
汽车市场的另一个老牌供应商则相对低调很多,更像是少林寺里的扫地僧。
很多人知道长城润滑油是国产润滑油的老品牌,但并不清楚它在中国OEM用油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5%,与中国有90%以上的 乘用车 和 商用车 的整车制造企业都有业务关系。不仅在国内,长城润滑油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2018年,长城润滑油正式成为奔驰全球供应商,成为其“2020挑战计划”的一部分,为奔驰发动机提供同步设计、同步开发的润滑油。
相对于德国博世、美国博格华纳这样的国外老牌企业来说,中国的汽车配套产业整体依然相对薄弱。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世界百强 汽车 零部件企业中,80%已在中国建厂,外资企业占国内 汽车 零部件市场份额高达80%左右。
在全球疫情和整个汽车产业升级的浪潮下,国内头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并非没有。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正常经营,甚至很多整车制造企业出现了“断供”危机,至今没有完全恢复。从全球趋势来看,疫情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为中国的相关企业赢得了短暂的发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升级转型的过渡期,本土企业更具优势。不久前,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长安汽车联合实验室在重庆揭牌,双方从产品供需跨入到共同研发、科研合作的高层领域。去年年底,长城润滑油也曾联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以产研结合的方式共同服务长城汽车海外市场。
从供需关系走向共同研发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供应链企业未来发展的突破口。
长城润滑油并非个例。此前,梅赛德斯-奔驰与宁德时代宣布深化双方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高新电池技术。同一时期,福耀玻璃与北斗智联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汽车智能网联化商业应用。可以说,供应商与整车制造商,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融合已经成为产业趋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特别是在现代商业模式中,单打独斗已经成为历史。当我们在车展上感叹于汽车产品的进步时,也应该为产业链上那些默默努力的配套企业点赞。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