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种植者马涛的有机生意经:做客户想不到的枸杞产品
源 / 中国经营网    文 /     2021年09月09日 17时12分

“保温杯里泡枸杞”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够劲儿了,把枸杞打成浓浓的原浆,似乎更能满足对养生的需求。来自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的马涛正是这一消费趋势的见证者,“我们的果小凡里不加一滴水,纯原浆打造,就是为年轻人而生。”

果小凡破圈走红的背后,其实是一代年轻人扎根沙漠荒地,坚持打造有机枸杞品质的结果。

马涛原本是机械专业高材生,他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从生产线走下来,与枸杞种植埋下不解之缘。“我是做枸杞包装的,大概是2012年,公司转型扩大规模,把我从车间调到田间。那时候我一点概念都没有,压根不知道它是咋种出来的。”

接到调令的马涛感到有点委屈,因为他原本没打算发展农业,但是在枸杞地里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转变想法。因为他发现这里离初心更近。

宁夏盛产枸杞,但是市场上存在很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宁夏枸杞”,挤掉了正品的口碑和销路。这间接导致宁夏农户手中的枸杞卖不上价,只好砍掉地里的枸杞树。明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却赚不着钱,马涛深感不平。他毅然决定从事枸杞行业,带领农户脱贫致富。

好销量离不开好产品,好产品要从源头抓。马涛渐渐明白,种出上好的有机枸杞,才能让乡亲们享受市场的溢价,“其实心里面还是觉得帮农户做一点事情才是有价值的。”

从沙地到枸杞林 用双手创造奇迹

看着这片生机盎然的3000亩种植区,很难想象之前是一片荒漠化沙地。马涛和其他同事一点一点让红寺堡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成。

“我记得最清楚也是最尴尬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彩钢房里吃饭,吃着吃着一阵风过来,房子就飞了……” 在种植区扎根八九年之久,说起这里常年风大沙子大的生活,马涛语气里充满轻松的调侃,“吃米饭会变成沙子拌饭,吃面条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沙子会沉底,剩下面汤就行了。”

初到这里,没水没电。他们想办法把黄河水引过来,做一个蓄水池。然后拉电、修路、建防风岭、做土壤改良。现在防风岭大概有10万棵树,刮风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到沙子了,降雨量也从原来的一年100毫升升至200多毫升。他们用双手改善了小气候环境,也改善了枸杞的品质。


宁夏枸杞种植者马涛的有机生意经:做客户想不到的枸杞产品


据马涛介绍,种植基地现在一共获得了德国PCS有机认证、欧盟BCS有机食品认证、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中国的 GAP有机认证以及中国的原产地保护证书。这一点让他非常自豪,现在农民也有了土地监测和品控意识,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行业标准。

“现在枸杞树每亩产220克有机枸杞。其他产区的枸杞吃化学农药,靠化学肥料来增产。但是我们的枸杞用有机肥,不打农药,把农残标准提高到510项,我们坚持让枸杞自然生长,这样果子的营养成分更多。”

从源头把控品质 出新品突破认知

公司对源头品质不敢有丝毫含糊,始终坚持走高端有机枸杞这条路线。去年八月,“宁夏枸杞京东直采基地”挂牌成立,宁夏政府还将近万亩优质的中宁枸杞种植基地作为京东直采基地。双方将共同推进“宁夏枸杞地方标准”管理规范和完善,将枸杞打造为宁夏农副产品标准化管理的标杆品类。在马涛看来,京东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品控为核心重塑产品体系,让消费者愿意为高端有机枸杞买单。


宁夏枸杞种植者马涛的有机生意经:做客户想不到的枸杞产品


“现在京东的监测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其实品控越严越容易形成良性的产品机制。”入驻京东后,大批高端用户迅速为品牌“充血”,销量、价格都得到大幅提升,现在枸杞产品年销2000万,售额比以前提高了80%。“周边的农民说以前一亩地卖2000块钱,现在可以卖3000到4000块钱。”马涛说到。

市场端价格涨上去,基地周边的农户的收入也跟着涨上去。他们或者在基地采摘枸杞,或者自己种植枸杞,然后售卖给百瑞源。现在周边500余户农民不用外出打工,收入也能同比增长50%。据马涛统计,从2013年到现在,累计发放出去的农民工工资大概在5800万左右。

通过京东,消费者享用更多高质量农产品的同时,“好价”带来了更好的收入,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更高,农户增收真正落到了实处,形成了“质量越高-消费者越满意-农户收益越高-改善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农产品”的农产品产销正向循环,从而有力支持农村农业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

枸杞种植工作给马涛带来很多启发,“原来枸杞延伸范围很大,休闲食品、干果、原浆等等都有潜力可挖。我们就是要做客户想不到的,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开发果小凡产品也是从年轻人的实际场景来考虑,枸杞原浆省掉了“泡枸杞”这个过程,拿起来就可以直接喝,十分方便。现在公司有更多资金和科研人员去研究新品,提升产品体验,马涛认为是种植基地提供了支撑好品牌的底线。

每次想起第一次经历采摘季,他心中百感交集。树上挂着的枸杞特别喜人,红红的一片。那时候心里有个声音说,定下心来做枸杞种植,让乡亲们也沾上喜气。

马涛说,“百瑞源有一句使命,我们一群人一辈子只做好枸杞。”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