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玻尿酸第一股”的华熙生物(688363)2019年11月6日在科创板上市,不到一年时间,华熙生物的市值最高冲到700亿元,在6家科创板上市的山东企业中排名首位。与此同时,华熙生物等玻尿酸企业的上市,也使得玻尿酸行业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领域之一,一度引发玻尿酸概念股的集体走高。
医药级透明质酸代表着华熙生物的技术高度。作为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及科创板上市企业,华熙生物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垄断级”的材料供应,是因为其技术壁垒相当稳固。20年间,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发酵产率从不足3g/L已经发展到12-14g/L,发酵周期逐年缩短,产品质量远超过欧洲药典和日本药典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发酵产率上虽然只是“克”级别的提升,但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做玻尿酸的人都明白,发酵产率是衡量玻尿酸产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玻尿酸企业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曾在全球医药级玻尿酸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日本企业资生堂,于2019年宣布未来三年内将退出医药级玻尿酸业务。在业内人士看来,其退出的原因,主要是迫于华熙生物的成本及品质优势。
说到医药级透明质酸,行业内都清楚,最难的就是资质。迄今为止,华熙生物仍旧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发酵法生产玻璃酸钠(玻尿酸)原料药和药用辅料批准文号并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不仅如此,华熙生物还拥有非常全面的全球注册资质,在国内取得7项注册备案资质,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包括欧盟、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在内的23项注册备案资质。
与此同时,华熙生物开始不断地扩张生产规模和产能,企图占领更大的市场。不久前,在登陆科创板不到一年之际,华熙生物宣布收购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的佛思特生物,将后者100吨/年的产能揽入囊中。
回顾2008年,资本市场一片哀鸿遍野。那一年的10月3日,华熙生物逆风而上,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公司董事长赵燕表示,当时公司释放25%的股权,只募集到6000万港元,仅相当于当时公司一年的税后利润。这笔资金被全部用于终端产品的研发、立项、临床试验、注册报批,布局眼科、骨科和医美领域,开拓更大的市场。
赴港上市9年间,华熙生物实现了研发实力的大幅提升,凭借微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水平、酶切技术、产业应用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筑起高竞争壁垒,奠定了公司的龙头地位,也为华熙生物在C端布局的战略落地夯实了基础。
2019年11月6日,华熙生物在A股科创板上市。
过去,人们主要把华熙生物看作透明质酸原料的优质供应商,是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幕后英雄”。2012年,华熙生物进军终端市场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旗下的医疗美容、骨科、眼科等终端产品也相继拿到国家批准文号。依托在玻尿酸全产业链上的成功布局,华熙生物目前主营业务已形成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三驾马车”的产品线。
可以预见到的是,凭借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技术和交联技术,拥有医药、化妆品及食品三大级别的原料产品,及骨科、眼科、医疗美容、功能性护肤品、食品等多领域的终端产品,未来的华熙生物将释放更多全产业链势能,赢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