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2020年底国内隔膜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源 / 中国经营网    文 /     2019年12月02日 10时42分

  作为中国汽车界年度最后一场盛事,11月22日~12月1日,2019广州国际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式举行。据了解,本届车展的展车总数达1050辆;国内外参展车企共展出新能源汽车182辆,新能源车型占比约为17.33%。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之下,新能源展车在广州国际车展的占比有所提升。


  而在其中,隔膜作为动力电池四大原材料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隔膜行业也在短短十余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源材质”,300568.SZ)成立于2003年9月,已见证锂电池隔膜行业发展十余年时间。为了解国内隔膜行业的发展情况,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进行了采访。


  陈秀峰表示,十多年前中国隔膜产品全部依赖进口,如今国内锂电池隔膜行业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星源材质已有约50%产品出口销售,且星源材质几年前就已实现批量出口海外。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导致落后产能的退出,国内隔膜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大约到2020年底该行业将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不久前,Celgard声称星源材质及星源美国研究院侵犯其专利权、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诱导违约以及蓄意干扰潜在经济关系。陈秀峰对此回应道, 星源材质就Celgard的声称积极应对,包括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多年坚持正向研发路径


  近日,星源材质成为了Celgard专利诉讼的对象。公开资料显示,Celgard还曾起诉过韩国LG化学、SK Innovation等知名的锂电池隔膜制造企业。


  就此情况,星源材质也发布了相关公告交待情况。星源材质提到,Celgard通过电子邮件向星源材质的美国律师转递了若干诉讼材料;星源材质拟就该诉讼送达方式提出异议。


  此外,Celgard声称星源材质及星源美国研究院侵犯其专利权、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诱导违约以及蓄意干扰潜在经济关系;Celgard声称其将申请禁制令以及经济赔偿(但未提出具体金额)。陈秀峰向记者直言,星源材质成立以来一直坚守正向研发的发展路径。


  资料显示,2003年星源材质成立,致力于锂电池隔膜的销售与研发。而到2006年,星源材质湿法中试生产线投建;2008年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条单向拉伸干法生产线。


  陈秀峰提到,锂电池隔膜十几年前一直是国外垄断,在国内连采购隔膜产品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为布局隔膜产品的生产制造,国内企业只能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进行,星源材质作为国内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领头人, 毫无例外在研发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资金。


  据了解,截至11月,星源材质及控股子公司共申请专利273件,其中申请国外专利28件;目前已取得授权专利11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9件。


  国内隔膜行业将迎新秩序


  十几年前国内隔膜市场可谓“一膜难求”,如今隔膜行业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行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在《2019年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调研报告》提到,隔膜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从2017年的90%上升到2018年的93%,国内隔膜继续替代进口隔膜在中国的市场。


  不过,资本涌入、价格之争等也让国内隔膜行业陷入“大混战”。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共有55家隔膜生产厂商,在2015~2017年期间国内新增隔膜企业数量超过10家;但截至2018年12月,具备量产能力的隔膜企业数量已经不到40家,进入2019年以来企业数量仍在缩减。


  步入2019年,隔膜行业的洗牌仍在持续。陈秀峰认为,不少资本方都认为隔膜行业利润很高,且盯准新能源汽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并无认清隔膜行业资本投入巨大、技术积累漫长的特点,因此洗牌是行业目前必经的过程。“到2020年下半年,整个市场会有新的市场格局,整个产业即将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疯狂涌入,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也随之打响。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白皮书(2019)》提到,部分隔膜企业的毛利润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相比之前年度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下滑。尤其是随着隔膜均价的进一步下降,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行业内尾部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对于隔膜行业的价格竞争,陈秀峰此前已经多次提到“星源材质不打价格战”。陈秀峰认为,不少企业降价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或者粗制滥造的方式降本,而大部分企业会选择粗制滥造这种最简单的方式,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价格战是最简单的竞争,就一直想方设法降价搞垮对手;但星源材质认为企业良好发展应该打的是价值战。”


  陈秀峰表示,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一场马拉松,没有必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去牺牲长远的市场,企业应该将目光放至全球进行长远规划。不管如今企业发展怎样,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唯不变乃是变,变则通,一通百通。”陈秀峰如是说。


  立足国际抢夺市场是关键


  尽管国内隔膜市场因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影响而备受压力,陈秀峰表示:星源材质并未受到太多影响,目前最重要的市场为欧洲市场。


  从产能建设上,星源材质三大基地分别为广东省深圳基地、安徽省合肥基地、江苏省常州基地,总规划产能达13亿平方米/年。陈秀峰表示,星源材质的扩产定位于海外客户,与国际同行抢夺市场。“我们在工厂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把图纸给松下、三星等客户参与讨论,因为基地完工后将为他们生产。”


  此前,星源材质在2019年半年报中提到,海外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相对较小,更注重对产品服务、技术服务及售后服务的体验,价格敏感性相对较低,采购规模稳定,使得其隔膜供应商得以维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对比国内外隔膜行业情况,陈秀峰认为,国外市场更注重质量;而国内需求目前更强调成本。


  从国际市场情况来看,中日韩在动力电池上下游的发展可谓是“三足鼎立”。如今,日韩间的贸易关系也已发生了一定变化。


  陈秀峰表示,韩国的隔膜需求基本上依赖进口,随着日韩贸易关系的变化,如今不少韩国企业在动力电池的新项目,这给中国隔膜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陈秀峰提到,随着2020年新能源补贴完全退坡,日韩和中国本土企业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是巨大冲击;对于材料厂商则是巨大的机会。


  针对这两种机遇,陈秀峰始终认为,中国企业想要抓取机会,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水平,这些红利将集中在头部企业之中。


  “中日韩动力电池行业最终会‘由三个区域变成一个区域’,即供应链体系一体化。”陈秀峰猜想,2022~2023年该局面会基本形成,到时供应链体系会趋同,企业架构已不再是杂而多。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