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士数字饮食:这个“沉默杀手”,正在欺负我们老去的父母,不可忽视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12月22日 14时18分

家住深圳的蒋阿姨,现年58岁,她说道:“这辈子我谁都不怕,就怕一件事——糖尿病并发症。”

在将近14年的病史中,蒋阿姨饱受糖尿病的折磨,高血压、骨质疏松、蛋白尿接踵而至,近期还因为视网膜病变上了趟手术台,险些失明。不仅自己要天天打针、吃药,连家人也时常折腾。

蒋阿姨的情况绝非个例。被称为“沉默杀手”的糖尿病,在中国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严重影响父母辈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中老年糖尿病人群庞大且特殊,需予以特别关注

糖尿病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显著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2019年糖尿病地图,糖尿病患病率在20~24岁人群中为1.4%,而在65~99岁人群中为19.3%,约为总体成年人的两倍。在中国,中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居全球之首[1],其中老年(≥60岁)糖尿病患病率已达30%[2],数据十分惊人。

图表: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前十名的国家或地区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病理生理特征、临床特点、血糖管理手段、药物选择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是糖尿病处理中较为棘手的特定人群。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冯清教授指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其特殊性。首先,严重低血糖风险高。2018年发表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老年T2DM患者年龄越大,严重低血糖发生率越高[3]。

其次,合并症较多。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住糖尿病,更容易合并心脑血管、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性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

鉴于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管理中需要充分兼顾疗效和安全性,考虑到降糖药物带来的低血糖风险,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也许较药物治疗更为适合。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指南

除了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汀类等不宜引起低血糖的药物辅助治疗,对于患有糖尿病前期的中老年人,推荐以「糖尿病预防项目研究 (DPP)」相似的生活方式干预来延缓糖尿病进展。

1.运动锻炼方面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血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等风险,在运动上宜选择安全性好、运动量不大的运动方式,如走路、太极拳或游泳。走路时最好是平地中速或缓慢步行,不宜上下山路,避免跌倒。

糖尿病以餐后运动为宜,空腹运动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推荐进餐后休息45-60分钟再进行运动,鼓励定时进行运动,餐后这个时段运动有很好的降糖作用,每次运动时间应安排20-30分钟。

2.饮食治疗方面

很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胰岛功能逐渐减弱,稍微多吃点,餐后血糖就会升高很多,导致很多糖友“不敢吃”,使得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在中老年患者中极为常见。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中老年糖尿病饮食需要严格控制,同时注意营养均衡。

首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满足其每日能量需求,合理调配其饮食结构,少吃甜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GI值低的食物,调整其进餐模式,如少食多餐,后吃主食等。

其次,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应确保其饮食清淡,低脂、低盐,并且要避免饮酒。

最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消化功能均变差,应增加蛋白质的供应量,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如蛋、奶、大豆蛋白等如果肾脏功能完好,应确保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公斤标准体重1-1.3g。

日常生活中难以精准控制饮食摄入,糖尿病餐口味差、父母不愿意吃等问题,也让不少子女头疼。针对这一现象,维士数字饮食推出专门针对糖尿病饮食管理的营养餐食。

只需通过「维士数字饮食」小程序,输入身体基础数据(如身高、体重),选择主诉病情,利用AI智能算法以及营养师线上1对1指导,可以轻松定制符合医嘱、私人定制、营养精准的一日三餐。菜品所有营养数据及安全性都经过国家级营养检测实验室和食品安全实验室严格检测,让摄入更精准、菜品更安全。

由国家级营养师和亚洲营养料理大师共同参与研发的中式菜品,不仅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营养搭配和口味要求也完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控糖需求。


目前,维士数字饮食已经成为“深圳市人民医院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科研项目指定产品”帮助糖尿病患者完成糖尿病饮食干预闭环,实现饮食处方最终落地。这些用户体验了维士配餐一段时间后,都给予了不错的反响。显著的控糖效果更是获得了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糖尿病教育与营养分会的专业推荐。


让健康常伴父母身边,吃好喝好,控糖无忧,是作为子女最好的孝心!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