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9年成立以来,香港公开大学(公大)一直致力提供优质专上教育。公大深明研究对推动学术发展、提升教学质素的重要,因此,随着该校近年发展日渐成熟,亦开始投放更多资源,开拓研究项目,并在多个学术范畴取得长足的进展。公大的研究成果除了为社会带来增益,亦能应用于教学上,充分体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精神。
逐步拓展研究工作 近年成果丰硕
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关清平教授表示,作为一所自资院校,公大以自负盈亏方式运作,学费更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大学在运用经费时,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优先考虑,如用于增聘教学人员、拓展课程种类或是优化校园设施等。相对而言,公大投放在拓展研究工作的人力和经费难免有一定的限制,致使在创校初期的研究工作规模较小,发展步伐亦相对缓慢。
关清平教授指出,公大的研究成果除为社会带来裨益,亦能应用于教学上,充分体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精神。
公大研究事务处总监李锦昌博士补充:「过往,公大研究经费不多,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为校友或热心人士的捐款赞助。而随着公大逐步发展,资源日渐充裕,加上政府于2013年底宣布透过研究资助局开展『本地自资学位界别竞逐研究资助计划』,拨款支持自资院校的研究发展,正好为公大进一步发展研究提供了助力。」
关清平教授指出,自政府推出上述研究资助计划以来,公大每年均积极申请相关拨款,获批的资助额及项目数量亦持续上升,累计共获得约港币8,700万元的资助总额。
政府以至社会各界的研究资助,有助教研人员进行更多创新的研究项目,发掘及创造新的知识及技术。
单是2019年,公大共有17个项目获研究资助局支持,涉及资助额逾港币2,100万元,为14所合资格自资院校中最高。该校其中一项属「院校发展计划」的项目,更获批研究资助逾港币930万元,以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海岸湿地基础及应用研究中心实验室」,金额为同类项目中最高。
关清平教授续称:「政府适时的研究资助,不但有助教研人员进行更多创新的研究项目,发掘及创造新的知识及技术,回馈社会,更重要的是,获批资助代表了政府对公开大学的研究能力充满信心,并对我们锐意发展实用性研究的决心予以肯定。」
设立研究所/中心 开展多元化应用研究
受惠于政府研究资助局的拨款资助以及热心人士的捐款馈赠,公大自2015年起陆续成立了多个专门针对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研究所及研究中心,由创科发展、人文学科、教育、社会政策以至于商业皆有涉猎,透过展开多元化的深入研究,并且搭建平台促进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及讨论,推动相关范畴的学术发展。
关清平教授解释,上述的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大多专注于发展特定领域的应用研究,目标创造具实用价值、并能于短期内应用的知识及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亦可丰富教学内容,直接让学生得益,达致教研相长。「近年,大学除了投放资源优化研究设施及支持教学人员从事学术研究外,亦鼓励本科生于其毕业项目项目中融入创新及研究元素,其中有不少出色的学生论文或项目获邀在国际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学术能力备受肯定。」
公开大学现设有多个研究所/中心,推动不同学术范畴的研究工作。图为2019年公大「公共及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的开幕典礼。
成立研究事务处 全力支持教研人员
李锦昌博士亦表示,相比大学成立初期,现时校内的研究风气鼎盛得多,各研究单位及教研人员之间有着日益浓厚的研究文化,令公大在不同范畴的研究项目都有出色的表现。
李锦昌博士表示,研究事务处希望为教研人员提供充足而全面的支持,让他们可专注进行研究工作。
为配合大学日渐多元化的研究发展,公大将原来的「大学研究中心」改组为现时的「研究事务处」,专职统筹及推动研究活动,并促进学院及各个研究单位的交流及合作,达致协同效应。研究事务处亦会为教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协助他们筹办各式各样的研究活动、申请拨款及资源、以及和其他院校及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李锦昌博士说:「研究事务处希望能成为教研人员的可靠后盾,尽力帮忙处理研究项目的相关行政及前期规划工作,让他们可更专注在研究工作以及撰写论文上,增加成功获得拨款的机会,令更多有意义的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此外,研究事务处亦会适时发放最新研究资助申请信息,并定期举行讲座及工作坊,讲解有关撰写研究申请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准备,以增进学术人员的研究能力。
公开大学会定期举行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及工作坊,搭建平台促进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及讨论,推动相关范畴的学术发展。图为2018年公大国际商业及管治研究所举办的年度学术会议。
科研实力惠及社群 发展「 STEAM 教育」 培育人才
展望未来,公大将继续开拓多元化的应用研究项目,其科研实力亦将进一步惠及社群。例如,公大正发展「STEAM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跨学科教育),提升年轻一代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及能力,目标为香港培育更多创科人才。关清平教授透露,公大正为本港中学提供有关STEAM教育的最新信息及支持,全面推广科普教育发展。
关清平教授简介:「大学的教学及研究团队现在积极设计一系列STEAM课程及教材,免费提供中学使用;同时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助他们将STEAM元素融入日常教学。此外,我们亦邀请中学生利用相关公大科研设施,在大学的STEAM实验室进行探索,并会外借仪器让同学进行不同实验活动,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预期未来4年可惠及200间中学。」
公大未来将致力发展STEAM教育,培育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
关清平教授表示,期望社会各界可踊跃捐助各大学院校,发展研究,培育更多科研人才。「大学发展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不但需要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社会人士、商界及政府的支持亦十分重要。我们乐见政府于今年推出『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亦恳切呼吁各大企业及私营机构能慷慨响应,赞助我们及其他专上院校的研究项目,协力促进本地院校的研究水平及实力,推动香港科研发展。」关清平教授说。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