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一家以养猪、养鸡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大型畜牧企业。2015年11月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最高市值达到2720亿元,堪称创业板第一股,坐上了国内农业企业的头把交椅。
作为全国最大的养猪户,2018年温氏股份销售肉猪2229.70万头,首破2000万头。而另一方面温氏股份不仅养猪,养鸡也是一把好手。2018年,温氏股份销售肉鸡7.48亿只。公司是黄羽肉鸡产业化供应基地和国家肉鸡HACCP生产示范基地。
数据显示:温氏股份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572.36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了39.5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304亿元,实现净利润13.8亿元。
大家都知道,2019年国内生猪市场受非洲猪瘟的影响非常的大。就拿国内第二大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来讲,其在上半年实现营收71.6亿元,而在利润上却是亏损了1.56亿元。可以看出温氏能在困境中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实属不易,相比牧原股份的亏损也算是厉害了。
而2019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下半年来达到了历史新高。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10月14日-10月18日,全国16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46.72元,同比大幅上涨145.4%。
高企的猪价带动相关替代品的上涨,鸡肉、鸡蛋价格同期也出现大幅上涨,温氏而作为全国最大生猪出栏企业,此轮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业绩的大幅提升。
就在前日温氏股份发布了三季度报。
今年第三季度,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78.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47.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17%。
今年1-9月份,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82.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60.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84%。
同日,温氏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6.4亿元人民币购买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据了解,温氏股份原筹划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京海禽业80%股权,由于前述交易历时较长、近期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决定改为现金收购标的资产。
京海禽业养殖的肉鸡产品主要以白羽肉鸡为主,与公司已有的黄羽肉鸡养禽业务具有较强的品种互补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温氏股份不仅不差钱,而且也在趁着形势发展其养鸡业。
从三季度及今年前9个月数据来看,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在繁荣的背后总有风险在不断的滋生。
一、温氏股份之所以业绩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生猪及禽类价格的上涨,而养猪业随着政策的支持及资本的跑步入场,猪肉价格不可能长时间维持高价,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肉价走弱时,业绩必定受到冲击。
二、高管疯狂减持。2018年11月温氏股份有9.14亿股解禁。随后,温氏高管开始密集减持。在2019年2月25、26两天之内,温鹏程家族就减持1883万余股,累计套现约5.95亿元。3月份,温氏股份总裁严居然、副总裁叶京华、副总裁黎少松、董事黄松德、监事会主席伍政维等高管们的14次抛售,套现1.24亿元。
三、机构开始集体逃离。股东数据显示,机构持仓数量在三季度大幅下滑:截至9月底,持有温氏股份的基金数量98家,持仓股数2.074亿股,而在今年半年报时,持有温氏股份的基金数量高达705家,持仓股数4.98亿股。这也就意味着短短3个月有超过600家机构逃离该股。
目前温氏股份股价处于一个宽幅震荡状态,即使在昨天公布三季度报后,今天股价反应也并不大,利好早已经被市场所消化,而对于后市大家也要警惕此股的风险。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