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加码传统元素,卓越教育开启冬至新体验
源 / 资讯中国    文 /     2020年01月03日 10时49分

  如果现在翻开孩子的小学语文课本,你可能会对自己的语文水平感到怀疑。


  大家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前不过是一个百余字的拼音短故事,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新教材中升级成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阅读理解的难度直线上升,着实让不少家长忍不住感慨:实在是太难了!



  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用这样几句话概括语文新教材的变化:经典课文恢复了;“时文”减少了;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了。


  在以往的小学人教版教材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比重并不多,大多作为略读文章来学习,有的甚至要到初中阶段才会涉猎。然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大幅增加“中国风”,甚至将文言文的启蒙学习从原先的五年级提前到了三年级,古诗、俗语、成语、歇后语、谚语以及传统名言等多种传统文化形式轮番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可见一斑。可以预见,古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内容将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也将是争分“主战场”。



  学好语文,传统文化的积累变得尤为重要。


  面对“海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法是束手无策的。再加上,内容晦涩难懂,孩子们容易产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如何才能帮助孩子们学好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呢?深耕语文教育多年的卓越教育有着独特的“套路”——以体验驱动兴趣,以文化滋养积累。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历来有“大如年”的说法,南吃汤圆北吃饺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文人墨客亦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更是被选入语文教材中,成为孩子需要“熟读、理解并背诵”的一部分。


  卓越教育于冬至到来之际,在广州、北京、深圳等八城校区同步开启冬至主题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佳节氛围,将“硬核”知识融入文化体验,为孩子们带来一节文化气息满满的趣味课堂。


  【谈诗词】与诗人共情,掌握诗词鉴赏技巧


  诗词难,难于共情。


  借佳节氛围学冬至佳作,无疑是提高孩子诗文共情能力最为应景的方式。


  被列入语文必背篇章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在卓越名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一个“冬至夜思家”的羁旅游子形象便跃然而生,“假如你是诗人,该如何写这首诗”的问题将孩子带回数百年前的冬夜,与诗人一起品味浓浓的思乡之情。


  【学写作】让传统文化为作文加分


  “‘冬至’的甲骨文如何书写?”“‘数九寒天’背后藏着怎样的古人智慧?”……由卓越语文与卓越大语文联手打造的冬至主题课堂趣味横生,与冬至相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的小故事让孩子们着了迷。理解了意思,自然运用起来也就不难了。老师还会引导孩子们如何活用这些冬至的民俗小故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为作文增添亮点。


  【玩民俗】趣味体验冬至佳节


  除了干货满满的冬至文化知识外,孩子们还有机会一展身手,包饺子、包汤圆、DIY冬至传声贺卡……孩子们既可以体验传统冬至的乐趣,又多了不一样的新鲜体验。



  本次冬至传主题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数千名学生与家长报名参与,学与玩两不误的体验,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2019年,卓越教育策划了元宵、端午、中秋等多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重演红楼梦,体验“非遗”通草画……以“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未来,卓越教育将继续围绕传统文化奉上更多文化盛宴,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为语文知识获取开辟新通道。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