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月5日,武汉协和医院被感染的14名医护人员已全部治愈出院。收到好消息的同时,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危仍然被所有人挂念。身处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如何心理减负,如何对抗焦虑?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问题。
2月6日,京东健康“名医直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和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杨甫德书记两位嘉宾做客京东直播,针对“疫情焦虑”展开对话。
“战疫”打响已经一段时间,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要和病毒感染者共处,直接接触病毒,在标本取样、治疗的过程中,是否会暴露感染成为他们最大的心理负担。陆林院士表示:首先要保证一线人员的防护设备供应,减少感染风险,减轻一线人员心理压力。其次,尽可能杜绝疲劳作战,使一线人员保持正常作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持免疫力。一线医护人员的家人们,也要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除此之外,也应当给予医护人员和疾控人员心理上的支持与理解,形成爱护医生、尊重医生的社会氛围,帮助他们树立疫情防控的信心。
事实上,国家对一线医护人员都会配备指定的心理辅导机制,而部分普通人受疫情影响,也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或疑似的患者以及有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等,这些人群可能会感到恐慌、焦虑、无助和孤独,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拒绝治疗,或是暴力、自杀等极端的行为。
对此,杨甫德书记在直播中为医护人员以及普通人提供了四种缓解压力的方法。他指出,对于惊恐发作,在心理和行为调整上,至少要做到几个方面:第一,必须增强自己对疾病控制的信心;第二,可以通过做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来达到缓解惊恐的效果;第三,自我刺激,比如可以通过别的场景,或别的事情来让自己转移注意力;最后,降低自我预期,要自我减负,把自己的压力、目标以及对自己的要求适当调整。
陆林院士强调,按时吃饭、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方式,都有助于排解心理压力,另外建议大家每天关注疫情信息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即使是关注,也要关注正确的和官方的信息,这样能有效减少负面信息对我们的影响。
两位专家还建议,“在疫情期间,遇到一些症状较轻的常见病或慢性病,有问诊购药需求的人群可以通过像京东健康这样的线上平台实现服务。”
“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无论是一线医护人员还是普通人,都承受着不同来源的心理压力。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下文简称为《指导原则》),在线上线下、全国各地全部启动了心理救援,这将有效提高人们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为了更全面地普及“新型肺炎”相关知识,帮助全国人民了解疫情、科学预防、避免恐慌,共同阻击疫情传播与扩散,京东健康特别推出“名医直播”栏目,连日来特邀林江涛教授、王贵强教授、韩德民院士等多位顶级专家做客直播间,针对民众关注热点问题进行在线答疑。2月8日下午3点,京东健康将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吸热病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医学专家组成员,姜良铎教授以及他的学生王兰主任,解读中医如何预防预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敬请关注。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