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推行“数据阳光”,助力信保业务发展
源 / 北国网    文 /     2020年02月14日 09时57分

  近年来,人们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词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具体应用也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大数据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与推广也成为大势所趋,对整个保险行业的战略布局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阳光保险紧跟时代步伐,早在2015年7月,董事长张维功便提出“一身四翼”的战略布局,“一身”是指保险主业,“四翼”是指“数据阳光、金融阳光、健康阳光、海外阳光”。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数据阳光。

  在此战略布局下,阳光保险集团围绕保险业务生命全周期,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相应数据模型来辅助完成获客、定价、核保、回访、保全、理赔、客服等工作。

  比如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实现机器坐席与客户实时语音交互沟通,完成外呼回访业务;利用OCR票据识别技术,实现客户拍照上传的资料自动录入系统并分类,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作业效率;集团客服业务引入“智能客服机器人”,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辅助客户完成保险服务,实现客户服务的线上化和智能化。

  在“数据阳光”战略引领下,阳光保险的大数据应用实践主要包括大数据定价、大数据风控和反欺诈。

  首先是利用大数据确认定价模式。以往,做健康保险产品定价多从年龄、性别等几个维度出发。随着医疗数据研究的兴起,健康保险产品定价模式和方法进入了颠覆期,融入了更多新的变量,包括收入、生活和运动习惯、体检指标等。定价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大数据在保险行业风险成本评估方面的深度应用。

  其次,建设大数据风控平台。传统风控依赖于央行征信。但我国人口中大约2/3没有征信信息,而这些人口的金融消费又不可忽视。为此,阳光产险和阳光信保利用外部结构和非结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构建适合自身业务的风控平台,甄别业务风险,助力信保业务发展。

  三是反欺诈体系建设。在索赔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和甄别欺诈可能。

  比如为识别出的无欺诈小额案件提供“快速通道”自助理赔服务,降低处理的整体时间,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非常有效地识别自助以及含欺诈案件相关数据中的某些模式,这种识别能力以及反欺诈的知识框架形成之后,欺诈性案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