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顿故事·中篇:从加国到美国,从果断决策到涅磐重生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3月30日 15时35分

  和顿("Walton")——一家专业研究、收购、管理、规划和开发位于北美主要增长走廊土地的大型房地产资产管理集团。在本文系列的“上篇”中提到,Bill Doherty在成为和顿公司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之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参与和顿亚洲业务的启动和运营。他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累计数年商业经验,于1998年再回到卡加利,专注于土地研究和收购业务。2002年,Bill在经过多年环球业务经验累积后,正式从父亲处接棒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

Bill.jpg

  (图注:和顿集团首席执行官 Bill Doherty)

  从“枫叶之国”到“阳光地带”

  随着加拿大土地项目离场、亚洲客户们也初尝投资成果,现有客户乐于再次购买,而准发展土地项目这一独特的投资模式也慢慢在香港、新加坡的相关行业圈中建立了名声,吸引着更多客户主动咨询并决定与和顿共同把握北美土地机遇。其中,在2007年至2014年间,和顿多次与加拿大宏利金融(Manulife)及加拿大退休金计划管理局(CPPIB)等机构合作投资于超过8亿加元的土地项目中,将集团房地产业务及企业商业名声再次推向新的台阶。

  Bill于执掌管理大旗后,带领着和顿团队以集体智慧与敏锐的商业觉察力,将眼光方放到了加拿大以外更远的地方。2008年前后的美国次贷危机恰是和顿把握扩张的机会窗口。和顿于2005年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设立办事处,识别、研究、收购并分销美国土地项目,将在加拿大成功运作的准发展土地模式应用在美国这个广阔多元的房地产市场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经济下行、建筑活动明显放缓乃至部分停滞,房屋市场一片萧条、市面不良资产涌现,对于大多数的美国房地产业同行而言,可谓难关重重的经济危机,但对正物色收购土地的和顿而言,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且放盘出售数量增加的情形,给了以自有全现金收购土地的和顿一绝佳的入手时机。其后在2012至2013年,和顿更采取了与美国一家大型对冲基金合作的购地举措,共同收购大量被美国银行拍卖的不良土地资产。自此,和顿的土地收购重心已渐渐从加拿大转移至美国,尤其以位于增长走廊(Growth Corridor)、更具活力的准一线或二线城市为主。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对土地的需求与吸纳不断增加,在过去六年的土地交易中,和顿与超过四十家美国大型建筑商埋下了友好合作关系的种子。有别于着眼在那些热门的但住房开发活动已趋饱和的一线门户型城市,和顿专注的目标地区往往在人口、就业和房屋建筑活动等基本指标均呈现更大潜力的二线城市,相应的土地吸收量和开发可能性更高。这些城市、地区多位于美国西南、南部、及东南沿海一带,连接起来组成了业内熟知的美国“阳光地带”(Sunbelt Region) ——预示着未来美国城市扩张与增长“阳光地带”。截至今日,集团在美国执持的土地资产已占其全北美的近八成,超过86,000英亩,遍及美国19个高增长地区。通过收购土地、持有、管理、向建筑商出售可开发地块,一方面为土地项目创造离场机遇、为土地持有人带来回报,另一方面为建立、维持并深化建筑商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地图2.JPG

  (图注:和顿在北美管理/执持土地所在地区及相应面积,数据截至2020年3月)

  和顿也“撑不住了”?

  2013年,和顿是加拿大亚尔伯达省(亚省)卡加利及爱民顿最大土地持有人之一,于该省共管理超过1万英亩土地。2014年,亚省的油砂储量一度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委内瑞拉和沙特阿拉伯,然而在同年下半年,全球能源价格危机出现,市场对油气行业投资下跌,触发了亚省经济衰退。两年后的2016年,能源价格危机深化,原油价格已较两年前下跌了75%。以能源业为支柱产业的亚省经济倍受重创,全省乃至全国房地产市场受拖累,新屋建筑许可证发放量(-40%)和动工量(-50%)均急剧下跌。2017年,随着新屋建筑活动减少,建筑业市场受挫,和顿位于该省的开发项目地块销情远不如预期,一方面,资金流动性紧缩且信贷市场收紧,项目获取开发贷款续期与融资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外围经济环境转差,加拿大的银行所面临的借贷风险提高,部分银行开始向借款人要求提早还款:当时和顿在亚省有8个开发项目相继收到贷款方的提前还款要求。由于这些项目进度滞后,和顿缺乏现金流用作偿还这些银行债权人。为保障这些开发项目持份者的利益,2017年4月,和顿毅然决定就其加拿大的8个开发项目及25间关联公司(初始33间实体,后续共计有37家实体)主动申请启动了“CCAA程序”。

  CCAA全称为Companies' Creditors Arrangement Act,可译作《公司债权人安排法案》,是加拿大一项联邦法案,为遇到财务困难而需重组或清算的公司提供了一种灵活、有效且常用的补救方案。公司通过向法院申请启动CCAA程序,在既定期间内实施业务和财务重组策略,旨在使公司能够在重组期间保持控制权并继续经营业务。当时有部分加拿大本土的华语报道在未作充分调查即以歪曲原意的撰文吸引眼球,类似于“加拿大最大土地资产公司之一也撑不住了”、“和顿集团破产”等不实文章在几天之内充斥着加拿大房地产媒体报道版面,不久也蔓延至和顿的亚洲业务地区。和顿加拿大CCAA程序属自行提请的架构重组,与所谓的“破产”在本质上不同;而且,37家重组的实体仅占和顿集团环球合共600多家实体中的部分。当集团在处理加拿大局部开发板块的经营困难时,加上这因歪曲引起的公关危机可谓内外夹击,一度令局面雪上加霜。然而,历史事实证明,和顿的CCAA申请是果断又明智的关键举措,不仅以有担当的姿态保护了持份者与自身利益,也用行动有力地反驳了不实流言。经过两年的积极努力,这37家涉及重组的实体完成了变现、解散或脱离程序继续运作,至2019年年末,CCAA程序已全部完成。回顾这两年的重组过程,由于和顿在北美管理的土地资产均以全现金持有,和顿加拿大开发板块以外的业务均未受影响,土地项目的离场喜讯依旧频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继续为集团的商业发展和客户收益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锁定离场方向的准发展土地” 模式开始纳入集团重点离场战略。

Cornerstone-Edited-Print-4 (v2).jpg

  (图注:和顿在加拿大卡加利的康纳斯通(Cornerstone) 社区实景。尽管在CCAA进行过程中,和顿加拿大持续稳健运作,并继续创造佳绩,其中包括与当地著名建筑商企业 Anthem United 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就康纳斯通社区进行开发。)

  番外篇·和顿名称的由来

  和顿("Walton")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业务伊始时其实并不叫和顿。这一商号命名的背后有个充满情谊的故事:在和顿故事系列的“上篇”中提到,集团是在1989年将北美土地机遇带到亚洲、并在1992年正式在香港以和顿("Walton")为名设立在亚洲的首家公司。既然是Doherty家族的私有企业集团,为何不直接以Doherty命名?当时,Doherty家族的一位好友同时也是投资者姓Walton,是他最先建议Doherty夫妇将如此独特的准发展土地项目带去亚洲市场并在当地开展企业运营,Doherty夫妇采纳了这一建议,为作纪念,将在亚洲的首家公司取名和顿("Walton")。在2000年,集团将日益壮大的环球业务作了进一步整合,将各联营企业的名称统筹于和顿("Walton")这一品牌商号之下。忠诚与感恩——作为企业的情感价值内核,一直贯穿在和顿与其员工、客户和业务伙伴的关系之中。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