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最新、最热的癌症治疗一定非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莫属,最为全新一代的放疗技术,BNCT近年来备受关注,国内和国际都在积极研发。终于,今年5月传来喜讯,日本的硼中子俘获疗法率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在世界上首次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是肿瘤治疗史上又一值得镌刻的里程碑。
据媒体报道,BNCT被誉为继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后的“第五疗法”,可以精准打击癌细胞,治疗效果效果超过靶向和免疫疗法,而且副作用小,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无可挑剔。近年来,不仅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而且在头颈部肿瘤等其他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
1.没有放射性的放射疗法
放疗一直以来都是癌症治疗中的主要疗法之一,据统计,在放射治疗普及的国家中,50%以上的患者均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虽然放射疗法有益于大多数癌症治疗,但是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一般只能用于局部治疗,且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尤其是在复发性癌症患者中更为常见。
随着物理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颖放射疗法策略,BNCT就是其中之一。
BNCT并不直接使用像X、γ射线具有电离辐射效应的外源性射线(外放射疗法),也不向体内引入本身具有放射性的药物(内放射疗法),而是向体内引入本身不具有放射性的硼10同位素药物(BPA);硼10在外源性中子束照射下,会俘获中子的能量发生核裂变,产生α粒子和7锂反冲粒子。
这种疗法的根本是利用α粒子高强度的电离辐射效应来杀灭癌细胞,其本质上是一种α粒子内照射治疗。
尽管α粒子是一种具有最高电离辐射效应的重粒子,其射程却极短,在体外一张纸就能挡住它,而在生物体内甚至不能照射到相邻的细胞。
因此,对于没有硼药物的组织不会产生辐射,不会对非靶组织组织造成辐射损害,因此被略微夸张地称“没有辐射”的放射疗法。
2.为何说BNCT具有靶向性?
在不少相关报道中介绍,BNCT具有靶向性,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靶向疗法”,实际上,BNCT的“靶向性”来自于所使用的硼剂。
在BNCT疗法中,理想的硼剂应具备低全身毒性,正常组织摄取率低,而肿瘤组织摄取高,肿瘤组织清除缓慢,进行BNCT治疗期间在肿瘤组织中持续存在,但正常组织的清除迅速等一系列特点。
简言之,就是硼剂引入体内后高度凝集于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分布少而且清除快。这样在进行中子照射时,只有肿瘤组织可以产生α粒子进行高效的放射治疗,这样就可以确保BNCT具有显著的靶向性。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BNCT疗法最初走入大众视野的时候,硼剂存在明显缺陷,这也让BNCT一时间难以成为成熟的临床疗法。
直到近些年,随着科学家开发出理想的三代硼剂,BNCT疗法才步入成熟。
虽然相较过去,BNCT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可以接受BNCT治疗的癌症还相当有限,主要聚焦于原发或转移性脑瘤,以及头颈部肿瘤。
3.哪些患者不适合接受硼中子俘获治疗?
再好的疗法也无法做到完全普适,BNCT也有它的局限性,那么,哪些患者不适合接受硼中子俘获治疗呢?
1)病变位置较深,扩散到鼻咽部、口咽粘膜壁的肿瘤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均在深部的肿瘤,不适用的病例较多。
2)所有病变均位于一侧,但超过了有效范围(深6cm,平行于体表皮肤6cm)。病变的大小若超过有效范围则无法根治,所以一般判断为不适用。
3)肿瘤浸润了颈动脉,或者包围了半周以上,因为肿瘤迅速缩小会导致颈动脉破裂从而增加因治疗造成死亡的风险。
4)肿瘤浸润颅底:由于瘘管的形成导致颅内感染,因治疗相关死亡的风险极高。如果遇到较难判断的情况,需要做造影MRI进行评估。
5)需要经常给氧的患者,如慢性肺病患者不适合接受BNCT。
6)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患者,癫痫病史患者,有幽闭恐惧症和精神疾病不受控制的患者,有心脏起搏器或植入ICD的患者等也不建议接受BNCT治疗。
经国内最大的出国看病机构盛诺一家了解,中国已有一家医疗机构正在开展BNCT(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目前可以正常接受患者预约。现在,盛诺一家24小时接受患者评估,患者只需要在预约前接受专家的全面评估,确认病情符合相关条件,就可前往指定医院接受治疗。具体预约方式可向盛诺一家官方平台进行咨询。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