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创打造AI反欺诈体系 共筑数字金融良性生态圈
源 / 金融界    文 /     2021年01月15日 13时32分

  2020年的疫情改变了金融用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模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疫情期间线上申请的金融业务需求增加,对于线上化场景从“被动需要”变为“主动拥抱”。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线下展业受到限制,也需要主动开拓线上进件模式。

  服务的线上化加速了金融数字化、风控智能化的进程。线上化的服务模式转型,改变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与用户交互的方式,也对风控技术有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线上逾期风险和线上黑色产业野蛮生长,金融反欺诈刻不容缓。

  百融云创,作为金融机构转型期间的守卫者和风险屏障,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新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风控体系,助力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百融云创首先从贷前环节发力,“料敌于先”,将传统反欺诈的被动防治转变为提前预防和主动拦截。百融云创通过语音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人脸识别)和知识图谱(关联性分析)等前沿技术对具体的反欺诈环节进行技术处理。

  针对当前越来越突出的“数据孤岛”问题,百融云创在业内号召并率先探索“联邦学习”模式。即在不违反数据隐私法规的前提下,建立虚拟共有模型,仅为本地目标服务。与此同时,为避免重复欺诈的现象,企业间还需建立关于欺诈案件、欺诈手法的信息共享。在这个过程中,百融云创通过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金融机构天然具备的巨大用户数据价值,并让这些数据在风险评估中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信贷领域的行业风险。

  目前,包括关系图谱、设备反欺诈在内,百融云创为金融机构防范欺诈风险打造了一整套贷前全流程解决方案,涵盖设备指纹核验、身份核验、信息核验、历史行为检验、反欺诈综合评分、团伙欺诈排查等,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反欺诈效果。

  随着反欺诈技术不断地迭代升级,以 AI为核心的反欺诈体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主流技术选项。同时,面对诡谲多变的欺诈行为,数字金融反欺诈不再是各家机构“单兵作战”,而需要企业间的联防联控。百融云创表示,只有举全行业之力,在反欺诈体系上建立加强合作、信息共享、共防共御的机制,良性健康的数字金融生态圈才能逐步形成。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