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金融诈骗高发 平安普惠提醒:警惕山寨贷款APP
源 / 国际财经网    文 /     2021年02月09日 09时39分

  春节临近,金融诈骗案件有明显上升趋势,犯罪分子藏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随时准备见缝插针,利用公众年前资金短缺、开始置办年货、放假休息娱乐等契机,精心设计骗局,伺机实施诈骗,让无数人防不胜防,蒙受巨大损失。

  在众多金融诈骗行为之中,尤以山寨贷款APP类型的诈骗案最具迷惑性,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金融安全,平安普惠将在本文中全方位揭露山寨贷款APP的诈骗套路。希望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提高警惕,不给不法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2021年1月22日,李某(化名)下载一款看上去类似某知名机构的贷款APP,注册登录并申请了3万元贷款,但随后系统提示银行卡号显示错误。当李某联系客服时,对方以验证还款能力等理由要求李某进行汇款,李某先后向对方汇款83200元,在对方迟未发放贷款后,李某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

  无独有偶,谢先生(化名)于2021年1月19日,下载并注册了一款被描述成大机构旗下的贷款APP,系统显示谢先生有六万元的贷款额度,而当谢先生想要提现之时,却被软件系统告知银行卡与身份不符。谢先生咨询客服后,客服人员解释称其资金已经被冻结。需要谢先生汇款到指定账户一半的钱,才能解冻账户。谢先生并未怀疑,于是向客服人员提供的账户转账了三万元,但仍无法从该软件中提现。继续咨询客户后,客户称还需要继续转账,才能解冻账户。至此谢先生发觉自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上述两个案例都发生于近期。临近春节,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利用新型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对有资金需求的消费者实施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的连环诈骗。通过大平台、额度高、利息低等虚假信息吸引消费者下载并注册,而一但消费者想要提现之时,由骗子假冒的工作人员则会引诱消费者先行打款解冻账户或是验证贷款能力,而当消费者打款之后发现贷款仍然无法到账之时,骗子们则会使用连环计,找借口让消费者继续打款。

  同时,消费者在这类山寨贷款APP上所留下的身份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也会被骗子们继续利用,打包出售给黑色产业链,将消费者的个人关键信息曝光给更多不法分子,成为继续被诈骗的对象,让消费者的金融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平安普惠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加强警惕,谨慎对待来路不明的贷款APP。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