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警惕!“退息退保”的骗局,平安普惠提示您这样减少损失
源 / 国际财经网    文 /     2021年02月09日 09时46分

  春节期间,各地加大防疫工作,不少企业和个人在收入冲击下,选择了还款逾期。与此同时,“代理退息退保”的中介也肆意猖獗,在各种社交媒体及视频网站上大量灌水,营造出退息退保的热浪,以期将更多人拉入这场“退息退保”的骗局中。

  来自湖北的刘建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了退息的消息,于是加了中介微信。在中介反复强调会给出私人订制方案的情况下,他给对方转款1288。付款后,中介发给他一个注名为“易答在线”的小程序,其中全是与退息退保相关的金融类培训资料及视频。而一个自称是李老师的人发过来“万能话术”,让刘建按照话术给贷款公司打电话。

  当刘建意识到这不是定制方案并要求退费时,却被告知已享受过服务,会费不可能退。他这才如梦初醒:其实,这一类诈骗俗称“退息退保骗局”,他们以咨询、投资等名义吸引顾客,为顾客提供“投诉指导、退费帮助”的服务,实际上是利用不明真相的客户所怀有的侥幸心理,以伪造好的微信截图、转账截图粉饰事实,取得高额代理费用。而真的使用它,反而会引发更多信用风险。

  首先,因逾期而征信记录受损,如法院判决后仍拒不还款则会被列为失信执行人,不仅个人被限制高消费,还影响出行及子女的升学、就业,为受骗的消费者埋下了极大的法律风险;同时,“黑中介”很可能假借业务办理之名套取个人信息加以非法利用,违规办理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等,或是诱导借款人一步步转账打款,最终钱财和信用两失。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这种“碰瓷”式反催收对借款人而言无疑是不可取的,那么如果真的遇到还款困难,应该怎么办?还是听听专业律师的建议。

  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时,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热线、APP等正规渠道联系金融机构,按照机构要求提供证明文件,或者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解决逾期欠款问题。律师还提示: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明辨真伪谨防上当。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债务情况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切记贪小便宜吃大亏,理性借贷,量力而行。

  其实,机会与风险永远同时存在,金融服务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它的背后藏着诸多诈骗花招。平安普惠郑重提示您:时刻拉好防骗警戒线,世界上最远的捷径就是“低息退保”引导消费者选择的道路。消费者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但如果通过“恶意”的方式延期或“低息退保”却极有可能违法,不仅扰乱金融秩序,还会让这个春节脱离原有的平安宁静。

  最后,祝大家规避风险,合理维权;擦亮双眼,平安过年!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