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创板常态化IPO以及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私募股权行业低迷多年的退出渠道迎来转机。据投中数据,2020年1-11月全球中企IPO市场退出数量490家,同比增长31%,全球中企IPO募资金额为7490亿元,同比增长46%。从股票市场分布来看,70%以上中企选择在A股实施IPO,其中科创板IPO数量位居各板块之首。整体上,A股IPO数量、金额同比均保持高增长,退出市场呈现火热态势。
图表1:全球中企 IPO数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投中数据,海银研究院
图表2:全球中企IPO募资金额及同比
数据来源:投中数据,海银研究院
1.1退出
退出账面回报金额大幅攀升。据投中数据,2020年前11月,VC、PE机构实现退出账面回报金额76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8月份创业板注册制推出当月,IPO退出账面回报金额达到1760亿元,为年内最高。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审核效率提升使得企业IPO发行提速,IPO市盈率得以放宽,募集额出现显著增长。
图表3:IPO账面回报及回报率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1. 2 募资
受疫情冲击,2020年国内创投、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募资金额持续回落。由于存量私募股权行业投资机构严重过剩,同时无钱可投,行业募资端仍处于供给出清的调整阶段。根据投中数据,2020年1-11月份创投、私募股权基金新成立基金认缴规模为39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行业募资持续低迷。
图表4:中国创投、私募股权新成立基金认缴规模及同比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大量LP直投项目增多,导致募资难度持续加大。投中数据来看,近5年由于GP同质化严重,LP更加倾向直投项目,LP投资基金的数量及规模连续下滑。投资基金数量较2019全年相比几近腰斩。随着LP直投项目增多,加之疫情影响,对于众多中小机构来说,募资难度持续加大。行业份额将继续向业绩优秀的头部机构集中。
图表5:近年LP投资基金数量及规模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新成立基金方面,2020年新成立基金数量同比下滑,但呈现逐季改善态势。根据投中数据,2020年3季度私募行业新成立基金数量为1379只,同比下降12%,降幅逐渐趋缓。受益于前期项目逐步退出收益兑现,未来行业募资有望重回增长态势。
图表6:中国创投、私募股权新成立基金数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1. 3投资
私募股权项目投资数量持续收缩。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创投、私募股权市场冲击明显,1季度线下投融资业务开展困难叠加资金偏紧,导致行业投资金额出现大幅下滑,后续虽有所恢复但仍难掩颓势。据投中数据,2020年1到11月份,PE、VC行业投资金额为1703亿美元,同比下滑6%,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6064家,同比下滑29%。整体行业投资出现收缩,不过降幅较2019年有所缩小。
图表7:PE/VC市场投资规模及同比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图表8:PE/VC市场投资数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据投中数据,2020年中国PE、VC市场行业热点相对聚焦,主要关注在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等领域,投资金额分别为2063、1455、1385、897亿元。2020年1-11月份,整体私募股市场融资表现一般,但受疫情影响,医疗相关、在线教育市场需求旺盛,融资市场亦备受关注表现火热。
图表9:2020年1-11月份VC/PE各行业融资金额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2021:迎接新一轮上升期
2.1行业进退格局持续优化
由于在2014-2018年私募股权投资数量大幅上升,导致退出数量/投资数量比率大幅下降,行业持续低迷。随着2019年科创板推出、2020年新三板精选层落地以及创业板注册制实施,私募股权退出数量开始逐步上升,同时投资项目数量持续下降,行业格局不断优化。根据投中数据统计,2019、2020年的退出项目数量/投资数量的比值分别达到43%、58%,呈大幅上涨态势,创出近十几年新高。随着退出率上升,投资有望恢复,行业可望迎来新一轮上升期。
图表10:PE/VC退出率创出十多年新高
数据来源:CV Source,海银研究院
2.2政府着力推动直接融资,利好私募股权投资前景
近年资本市场的创业板注册制、CDR发行以及新三板精选层实施,都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近期“十四五”规划发布后,央行行长易纲,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不同场合都提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意义。发展直接融资不仅能减少对银行债权融资的过度依赖稳住杠杆率,也能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发展直接融资已经成为政府着力推动的方向。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力量,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因而也将迎来长期发展空间。
图表11:私募股权行业主要政策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务院网站,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海银研究院
2.3注册制扩大推行有利于加快资本周转 提高流动性
(1)创业板注册制实施,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退出提速。继科创板之后,创业板也开始后实行注册制改革,创业板明确深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审核效率进一步提升。根据wind数据,从创业板注册制后IPO的54家公司募资额来看,平均募资额为11.15亿元,相比之前的创业板IPO平均募资额同比增长111%。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IPO市盈率得以放宽,募集额出现增长。同时审核效率的提升,使得企业IPO提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将利好私募股权投资的优质公司加速退出。
图表12:创业板注册制IPO平均募集金额同比大幅上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11月30日,海银研究院
(2)CDR发行成功,打通优质企业多地融资限制。CDR指由存托人签发、以境外证券为基础在中国境内发行、代表境外基础证券权益的证券。2020年10月份以九号智能为代表的首单CDR发行成功,预示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境外上市中概股、独角兽等优质企业将选择在境内上市。与其他证券品种相比,CDR优势在于:1)基础证券发行人可规避直接发行股票所可能面临的法律障碍;2)投资人可获取新的投资品种和渠道,尤其是可直接投资优质境外企业;3)境内资本市场将够吸引更多境外企业,国际化水平将明显提升。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引入CDR制度有利于解决拟回归企业股权制度与现行资本市场规则框架下的显著差异,推动优质企业进行境内融资。
图表13:CDR主要规则
数据来源:证监会,海银研究院
(3)新三板精选层转板制度落地,私募股权行业退出渠道将更为多元。成立新三板精选层是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将注册制改革拓展到存量私募股权项目的重要举措。新三板挂牌的上市公司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充分体现了新三板精选层的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定位。随着2020年11月底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转板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相关制度,转板上市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预计符合条件的公司最快可在2021年实施转板上市。转板制度成功实施后,精选层将成为私募股权退出又一重大渠道。
图表14:新三板精选层主要转板制度
数据来源: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海银研究院
2.4布局聚焦“十四五”规划五大方向
“十四五”规划涵盖五大投资方向。“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发展五大方向都有部署,私募股权投资未来也将聚焦规划中的五大方向。在具体要点中,“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指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些产业都将是私募股权行业投资长期关注方向。
图表15:布局“十四五”规划主要发展方向
数据来源:新华社,海银研究院
本报告由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及信息,但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银财富”)对这些资料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该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更多关于海银系列特辑关注海银财富官方网址或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
来源:海银研究院 谈少鹏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