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金融消费群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维权意识、将消费者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落到实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作为普惠金融践行者,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以案说险,传递温暖
去年9月,捷信携手天津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开设“捷信金融小课堂” 系列专题。该系列专题以真实金融案例为蓝本,通过案例情景剧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生活中的金融常识与风险防范知识,内容涵盖个人信息保护、个人征信、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多个领域。
天津电视台开设的“捷信金融小课堂”受到市民们的欢迎
此外,捷信创造性地采用线上视频会议方式开办“线上金融大篷车”、“云上课堂”,让金融科普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针对老年群体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事物较慢等特点,捷信志愿者把金融防骗要点归纳成易于记忆的顺口溜,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识别、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捷信志愿者走进郑州市中原区五棉北社区为老年人送去金融常识
捷力同心 信守不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琛建议:“当前,由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广泛影响,很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到了贷款、炒股、购买基金等金融活动。但由于他们缺乏金融基础知识,容易落入金融骗局。” 这一建议迅速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并获得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捷信认为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尤为重要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念和金融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为此,捷信先后走进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帮助大学生提高提升金融素养,共同营造大学校园绿色、健康、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
捷信讲师为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们普及金融安全知识
中国消费者报联合数字一百发布的《消费信贷行为及金融消费维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八项权益全部知晓的消费者仅占16%。其中,对于“受教育权”的知晓度仅为26.7%,在八项权益中知晓度最低。捷信认为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受教育权”需要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各界的通力合作;只有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为消费者“授之以渔”,才能从根本上为金融消费者权益提供坚实的保障、切实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
捷信积极开展消费金融活动,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让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更多关注和了解消费金融产品。未来,捷信希望通过专业、温暖的消费金融服务,全力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