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京东超级秒杀节迎来最高潮。当天京东秒杀宣布,从营销场、流量场升级为供应链赋能平台,在消费多元化、流量去中心化大趋势下,为急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实现销量增长的品牌商家提供全链路的“增长解决方案”。
多元消费需求、流量去中心化下的营销新变化
2021年整体经济回暖,但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疫情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线上购物习惯向更广泛人群渗透,品牌商需要稳住国内市场基本盘,争取在电商行业抢得更多红利。
市场层面,消费需求日益圈层化、碎片化、个性化,更加考验品牌商对目标人群的把控能力。例如,伴着互联网而生的Z世代喜欢新潮国货、爱追星、爱游戏。每个圈层还能再细分出不同的流派,而且拒绝“被定义”。拥有稳定储蓄和大量闲余时间的银发一族也在彰显强大的购买力,他们追求健康舒适、爱养宠物,也追逐新的潮流方式,线上购物也成为其生活新方式。
消费场景层面,消费者对个性化和互动感的追求,以及技术提升促使消费场景加速更新迭代。但是对于品牌商家来说,往往跟风者有之,掌握流量转化精髓的少。例如在明星直播火爆的当下,部分品牌商难以找到明星个人IP、产品特点和消费者喜好的平衡点,导致翻车严重。
多方面的变化迫使品牌商重新思考营销创新和品牌升级路径。消费洞察、产品迭代、场景互动、营销玩法、售后服务等每个环节都要随之进化,并且有机整合。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京东秒杀通过三大创新营销矩阵以及三种模式为商家赋能,真正从经营痛点出发,激活品牌潜力。
创新营销矩阵、多域场景联动,京东秒杀新布局
京东秒杀三大创新营销矩阵包括秒杀业态、营销场景和营销产品,覆盖多种营销玩法。营销场景层面,设置有每日特价、尖货日历、京品好物、京东秒杀官方直播间,让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均有所选择。
其中,每日特价面向下沉市场,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兼具低价优势,提升下沉用户的消费体验;京品好物则更在平台筛选规则下更具品质保证;京东秒杀官方直播间的娱乐化直播内容和独具场景感的互动方式也很为产品加分,在明星的流量加持和直播直观情景下,帮助品牌破圈。尖货日历则为商家提供了营销时间参考,商家可以根据秒杀的不同周期活动,参与对应的营销玩法,产出秒杀产品的种草内容,提高营销效率。
营销产品则通过一系列营销IP和专属节日赋能商家品牌和产品。超级秒杀节、超级秒杀日、大牌秒杀日、秒杀星时刻则为商家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曝光和增长;超级百亿补贴的极致性价比引爆消费热情。在电商社交化的新趋势下,超级拼团日应运而生,让爆品触达更多用户群体。寻源记则面向产业带寻找源头好货,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源地产品的同时,促进乡村产业链的振兴和发展。
总的来说,创新营销矩阵通过不同的爆品整合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京东秒杀的实实在在性价比优势,最终提升消费转化。对商家来说,这是一次让市场记住的绝佳机会。
此外,为了帮助商家增加触达消费者的机会,京东还推出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站内站外联动转化和私域场景营销渗透三大模式。“打地基”和“拉外援”双管齐下,促进销售转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家找流量难、留流量难的问题。在流量成本居高不下、触达消费者不易的营销背景下,京东秒杀的三大模式可以一举拓宽品牌的“血管”,承接更多流量。同时带来更丰富的消费体验,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场景需求。
京东秒杀重点发力三大领域,让好产品、好品牌“出圈”新引擎
与此同时,京东秒杀宣布了未来将会重点发力三大方向——C2M、产业带和品质国货。C2M模式基于大数据,协助品牌商家反向定制符合市场喜好的产品。该模式为品牌商家节省了很多成本,而且不必盲目的“摸着石头过河”。京东表示未来三年将重点打造10000款C2M产品,覆盖200个品类。
产业带也是京东秒杀重点扶持项目之一。京东秒杀通过在选品、供应链、物流、服务等方面大力扶持产业带商家,完善产业链,提升销售半径和品牌力。未来一年,京东秒杀将扶持超30个产业带,打造产地品牌,实现年增长超100%。
在国潮新势力崛起的当下,潮流品牌、传统老字号等优质国货迎来新的增长窗口期。京东秒杀借助年轻化营销活动、个性化营销场景来帮助国潮品牌绽放光彩。京东秒杀提出三年内重点孵化100个国货品牌和帮助100个品牌实现至少3倍增长的目标。
整体来看京东秒杀的“供应链赋能”:京东秒杀联合品牌商家通过大数据定制选品,抓住多变的、多元的消费需求,主打极致性价比。然后整合全渠道和全域营销资源,帮助商家快速销售,并通过丰富多样的IP活动覆盖不同圈层人群,提升市场对产品的好感度。再加上京东秒杀自身平台的影响力和京东优秀的服务水平,最终反映在品牌商家销量增长上。
从京东秒杀此次升级可以看出,营销资源多元化和模式创新将是沉淀商家价值的新引擎;强化京东秒杀“又好又省”的平台价值能够进一步差异化定位产品;从生产到营销全链条的参与挖掘品牌更多增长势能。在消费需求多元化和流量去中心化背景下,京东秒杀将帮助品牌商交出一份理想答卷。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