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心血管顶端杂志Circulation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中心的PeterP. Liu教授合作的题为“The Science underlying COVID-19: Implications for the CardiovascularSystem”的深度综述文章。
该文章围绕COVID-19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从临床和基础的角度对COVID-19(新冠肺炎)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阐述。
在李红良团队的研究文章中,介绍了COVID-19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性,COVID-19的感染可以促进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感染者的死亡率,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高度变异性,高传染性的特点,心血管疾病人群的易感染特点;描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入侵原理,和SARS-CoV-2通过细胞表面受体ACE2和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感染细胞。
通过病毒和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潜在影响,李红良团队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有用药指征的COVID-19患者(如高血压),ACEIs/ARBs的使用益处大于风险。由于目前关于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分析相对比较局限。研究发现,8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的比例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李红良团队通过对COVID-19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发现,在肺和脏和其它受累组织中均存在微血管炎症和微血栓形成。针对合并微血管炎症和微血栓形成的患者,如实验室检查发现IL-6和D-二聚体显著升高,应尽早考虑抗炎和抗凝药物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李红良团队研究发现,8-28%的COVID-19患者伴有肌钙蛋白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的发生。合并心肌损伤的COVID-19患者,死亡率显著上升,表明心肌损伤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心脏的直接受累,包括心肌病、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影响患者的总体预后,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疑似急性心肌炎和心肌病的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合并心衰的感染者,应该考虑应用包括RAS抑制剂在内的相关药物。
心律失常是COVID-19患者的另一种常见并发症。研究表明,ICU收治的COVID-19患者中,房颤发生率高达50%,这些患者也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COVID-19感染者心律失常的高发生率可部分归因于患者在病毒感染时的代谢紊乱、缺氧、神经激素及炎症应激,也可能与潜在的心肌炎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李红良团队表示,由于目前仍无COVID-19的针对性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仍是主要的干预策略,接种疫苗仍然是传染病防控更有效的手段。
面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康复后期,李红良团队提出了是否存在器质损伤?以及相关后遗症,以及病毒变异的问题提出了诸多疑问,由于我们对COVID-19的认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关于COVID-19的疫情防控,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