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力西部乡村振兴——平安租赁首单西藏绿色扶贫直租赁项目落地
源 / 福建都市网    文 /     2021年05月13日 16时30分

  近日,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租赁”)能源冶金事业部绿色金融业务部在西藏地区的首单绿色扶贫直租赁项目成功落地。这既是对国家绿色金融战略的积极践行,也是对平安集团“低碳100”计划的有效响应。

  紧跟国家战略方针,升级绿色金融产品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做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工作,“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被突出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易纲行长表示要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快绿色金融市场建设,包括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激励机制、产品设计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紧跟国家战略方针,3月4日,中国平安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动员大会,会上将践行绿色金融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为助力国家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全面升级中国平安“低碳100”计划,依托综合金融及科技优势,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金融集团。

  4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致地球的一封信”,提出全方位升级绿色金融行动,量化制定绿色金融工作目标,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响应国家2060年碳中和目标,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平安租赁紧随集团战略,通过发挥“融资+融物”的业务属性优势,旗下能源冶金事业部重点聚焦绿色金融市场,持续提升产业理解与认知,聚焦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和以垃圾发电、工业污水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大绿金板块。为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重磅推出“碳中和金融超市”,定制“循环租”“信用租”“平台租”等差异化产品,回归租赁本源,支持国内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优质绿色能源项目,通过自身行业地位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业务正向发展。

  聚焦绿色产业,做有温度的金融

  平安租赁能源冶金事业部绿色金融业务部此次在西藏地区落地的首单绿色扶贫直租赁项目位于西藏山南市扎囊县西卡学村,这是一个偏远村落,因自然光照充足,地方政府和某央企新能源公司项目组经多方调研论证、实地勘察,决定利用本村空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为积极推进西卡学村光伏扶贫项目落地,平安租赁主动与上述央企新能源公司对接,客户经理辗转多地,克服高反,最终提前2个月完成合同签订和项目落地,通过直租赁产品,为该央企新能源公司提供700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2万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2500万度,发电收入2300万元。为持续扶持当地建设,上述央企新能源公司还将每年从收益中拿出240万元作为扶贫款捐给当地政府用于帮扶扎囊县西卡学村经济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为平安租赁客户增加稳定的收入,也为西藏偏远山区村落带来了扶贫资金,兼具产业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

  自2013年12月至2020年9月,平安租赁为200余家分布式光伏企业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分布式电站建设项目超过200余个、建设规模超过600MW,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优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通过自身行业地位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正向发展;同时,还帮助20余家风电企业、30余家地面光伏企业减轻由国家补贴政策延缓带来的现金流压力,支持规模相当于现有全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的1.15%,提振了清洁电力企业经营稳定性,帮助30余家能源环保企业能够积极投身垃圾发电、工业污水提标改造、渗滤液处理、工业氮氧化废气处理等行业,引导了社会资金的注入。

  当前,我国正进入新发展时代,融资租赁公司凭借“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既能在相关设备、基础设施上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保障,又能直接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平安租赁始终坚持做强主业,布局生态,科技领先,做数字租赁、产业租赁、生态租赁、平台租赁的先行者,作为产业租赁的先行者,平安租赁将紧跟绿色金融发展脚步,通过创新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绿色租赁业务模式,不断引导更多资源向绿色领域流动和集聚,切实有效的帮助我国产业结构早日完成绿色低碳转型。

  站在绿色发展的快车道上,平安租赁通过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在绿色金融方面深耕细作,以金融力量,守护绿色温度,以金融之势,为祖国绿色能源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