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遭警方突查,收入七成靠信贷撮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19年10月22日 10时25分
10月21日晚上23点,杭州公安在微博官宣,警方开展调查的原因是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涉嫌寻衅滋事。
51信用卡APP显示,关于个人信息收集,注册时,用户需要至少向51信用卡提供用户本人的手机号码、注册验证码等。当用户选择用微信、微博、QQ及其他第三方登录方式登录时,用户应授权51信用卡获得用户在第三方平台的公开信息(昵称、头像等)。
同时,51信用卡要用户授权收集并使用的信息还包括,在用户使用51信用卡产品服务或访问51信用卡产品时,51信用卡自动接收并记录的用户浏览器和手机/计算机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宽带类型、IP地址、浏览器的类型、使用的语言、访问日期和时间、软硬件特征信息及用户需求的网页记录等数据。
为什么51信用卡会这么受关注?要知道,在小巴所在的杭州,51信用卡绝对是个明星企业,它曾是杭州著名的独角兽,去年7月在港股上市。
从51信用卡发布的2019年中报看,这家信用卡管理公司的注册用户数为8340万名,累计管理信用卡数量达到1.387亿张,约占全国信用卡总量的20%,是国内最大的信用卡管理公司。
在51信用卡上半年的14亿收入中,信贷撮合及服务收入、介绍服务费这两项发放贷款相关的业务收入占了71.5%。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撮合服务费是自营平台收取,介绍服务费则向第三方信贷平台收取。
51信用卡此番出事,发生在互金行业降杠杆、控风险的大背景下。清流工作室梳理其历年年报和招股书后发现,这家号称“全国最大的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仅占营收一小部分,为公司贡献了大部分收入的实则是“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
财报显示,信贷撮合业务盈利模式之一便是通过其旗下的51人品贷为信用卡推介、贷款推介、信用卡代偿、理财等收费业务引流以赚取服务费。2018年,51信用卡“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一项占总收益达73.1%。与此同时,此前51人品贷因涉及“暴力催收”的问题频频见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