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着陆场准备就绪 全力迎接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12月16日 11时11分

  携带着珍贵月壤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即将结束太空之旅,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记者12月15日从嫦娥五号任务着陆场区指挥部获悉,目前着陆场系统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全力迎接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时值隆冬季节,严寒积雪条件下开展夜间搜索、返回器目标体积小以及特殊的返回方式,给搜索回收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此,担负搜索任务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组织进行了多次贴近实战的训练演练。

  在着陆场系统开展的最后一次1∶1模拟搜救综合演练中,接到北京中心第6次预报落点通报后,空中、地面分队分别从待命点向返回器落点搜索前进。演练结果显示,空中分队到达现场迅速,地面分队处置工作有序,进一步检验了回收分队夜间搜索处置能力和装备性能指标。

  和载人飞船相比,嫦娥五号返回器体积只有飞船返回舱的七分之一左右,可着陆区面积却是载人飞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间寻找如此小的目标可谓难上加难。针对此次任务呈现出的新特点、新挑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复杂情况,不断完善方案预案,优化搜索力量布势。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员、嫦娥五号任务着陆场区指挥部成员兼技术组组长卞韩城介绍,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方式,也就是俗称的“打水漂”返回方式。这种返回方式控制难度非常大,导致回收区的范围也特别大。为此,搜救人员从技术上采取多项措施,比如将经过处理的雷达测量数据送到直升机和搜索车辆上,引导直升机和车辆搜索接近返回器,同时在直升机和搜索车辆上加装了高功率探照灯,协助搜索人员快速发现目标。

  此次搜索回收是四子王旗着陆场时隔4年后再一次执行任务,区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大量铁丝围网、高压传输线路、移动通信基站等设施。为了确保直升机在目标区域安全降落,地面搜救车辆能够顺利抵达,搜索回收分队前期结合冰雪夜间环境进行了近30次着陆区地形勘察,主要勘察了回收区内一些危险地物、地貌,累计标注通信铁塔百余座、测风塔30余座、牧民点2800余处,对回收区内的沟壑、断崖、湖泊等进行了标记,为各级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着陆场系统已经开展了3次夜间搜索回收专项训练、1次积雪暗夜极寒条件搜索回收演练、1次大范围着陆偏差和3次全系统综合演练,搜索队伍具备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