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全球开放 堪称国际科技界的一股清流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4月02日 13时21分

  科技观察家

  3月31日起,“中国天眼”面向全球开放,各国科学家均可提出申请,经审核后使用“中国天眼”开展观测和研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科学资源,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围堵和孤立此起彼伏,中国愿意向世界共享“中国天眼”的姿态,堪称国际科技界的一股清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天眼”的建成,就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典范。20多年前,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群中国科学家,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踏平坎坷成大道,让看似“空中楼阁”的“中国天眼”最终得以屹立在贵州的群山之巅。

  我们之所以强调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没有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就难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注定永远受制于人,只能亦步亦趋。

  近年来,“天眼”观天、“天问”奔火、“嫦娥”揽月……一个个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刷新着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度。荣耀背后,与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而突破力量的源泉,就厚植于自立自强的创新土壤之中。

  就“中国天眼”而言,正是科学家的自立自强,让我国的射电天文学研究有了弯道取直的可能。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确认了300多颗脉冲星,多次捕捉到极罕见的快速射电暴爆发。未来20至30年,“中国天眼”将保持“世界一流”地位,极可能在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前景可期。

  当然,强调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并不是说要关起门来搞创新。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强调,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

  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表明,开放合作、交流互鉴,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的一体两面,更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除绊脚石。同时,也希望学习借鉴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向世界分享更多的创新成果,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毕竟,科学没有国界,我们也不愿充当闭关锁国的独行侠。

  这一次,“中国天眼”面向全球开放使用,是中国向世界抛出的橄榄枝。曾经“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发生坍塌之后,“中国天眼”便成了如今全球唯一的超大型射电望远镜。正因为卓越的综合性能,“中国天眼”对于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使得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希望借助“中国天眼”开展研究。“中国天眼”的开放使用,既是一个大国对世界的承诺,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更向世界释放出开放合作的信号。

  中国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同时,也希望在开放合作中求同存异,努力促进更多的成果共享和治理共识。这就是一个大国的态度。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