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后遗症”有救吗?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4月14日 15时05分

  近几天的国际新闻,连起来读颇耐人寻味。

  4月5日,日本首相菅义伟称将就气候问题敦促中国负起责任;4月9日,日本政府初步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2日,俄罗斯科学家宣称已开发测试一种经济安全的混合核反应堆;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

  十年前,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岸发生巨大海啸,造成超过18000人死亡或失踪,并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三次反应堆熔毁,成为继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十年后,福岛“后遗症”再次引发舆论“海啸”。

  “核恐怖活动”之说来自韩国民间团体,且不论这一说辞在国际政治范畴内是否确切,但来自日本政府的单方面决定,足以让地球人再次“颤栗”——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是天灾所致,那么这种不负责任的“放水”,却将导致绵延多年的人祸。

  超越常理的一纸决定让人扼腕之处在于日本政府的翻云覆雨。

  如果说,地球上能深切了解核污染带来的无穷后患非大和民族莫属,那么他们对再遭受核污染戕害最能感同身受也最该愤慨怒吼;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于民,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实曾走在世界前面;为消除泄漏事故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和企业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展现了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管控后续风险的新近案例。

  然而,本届日本政府于新冠疫情余威犹在之时,做出如此荒诞的决定,全然不顾东北亚区域和利益攸关方的福祉,无视中国、韩国等各方提出的关切,自私自利之余,其失信于日本国民和国际社会的形象跃然纸上。

  日本政府2016年12月曾表示,在未来几十年的高辐射水平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补偿和净化工作总成本预计高达1890亿美元。但仅考虑经济利益而弃道义于不顾,菅义伟提出的所谓敦促中国对气候问题负起责任岂不成了最大反讽和历史笑柄?

  中国始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平利用核技术、安全管控核技术风险,也应成为负责任大国特别是核技术应用各国的普遍共识。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