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警惕高度近视带来的致盲危害?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6月28日 10时45分

  “陈医生,我家孙子12岁,近视400多度了,怎么控制不超过600度,不变成高度近视呢?”“我的好友黄斑水肿,快看不到了,我代他来听听,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我妈妈90岁了,白内障很厉害了,今天带她来了,还能手术吗?”……昨日,浙二眼科中心联合钱江晚报在浙大二院解放院区举办“视觉保卫战之广济讲堂”眼健康讲座,并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App同步直播,现场吸引了钱报小时健康小站的签约居民,其中20位来自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们听讲之后意犹未尽,纷纷提问咨询。

  昨日,浙二眼科中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马健开讲“如何警惕高度近视带来的致盲危害?”

  他介绍,据流行病学统计,全球有将近1.63亿的高度近视患者,不少人认为,近视无非是需要佩戴眼镜,成年后做完屈光手术即可,并不能称为“病”。但其实,高度近视不但会影响人的视觉质量,还会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例如,豹纹状眼底,视盘周围的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可能会出现出血,甚至会发生视网膜牵拉导致脱落等情况,最严重的有失明风险。“早发现早治疗,往往省钱省力,视力恢复也好,而熬着拖着,等病情严重了,医疗费用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马健建议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平时要多留意单眼视物自查,如果有变形、阴影等情况出现,尽早上医院。

  在讲座中,浙二眼科中心视光部副主任陈彬彬副主任医师通过科学认识近视、认清近视危害和误区,到近视的防控、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引致可怕的眼底病,延伸至常见的眼底疾病科普,将近视及其并发症眼病娓娓道来。

  浙二眼科中心秦桢蔚医生在讲座中特别指出,眼底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如果看到门框变形,走楼梯时常会踩空,报纸上常有一块“奇怪”的墨迹,眼皮“耷拉”……这些都可能在提示患上眼底病的风险。

  其中,糖尿病患者容易罹患的是一种名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的眼底疾病。患糖尿病5年后,糖网的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20年后发病率可超过90%。更可怕的是,每3例糖网患者中就有1例面临失明。

  许多糖友知道糖尿病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然而眼病却是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也有许多糖友会认为眼睛看不清可以等等再说,严重了再治疗……但眼底病的进展通常是不可逆的,没有专业和靠谱的治疗和干预,最终仍会走向视力丧失的结局。秦医生提醒,想要恢复视力,一定要早治,比如坚持一年5次的注射治疗,否则拖到疾病晚期,即使手术,视力也难以提高了。杨子宸 曹露婷 李学登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