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老龄化趋势迫在眉睫。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在此背景下,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已经十分迫切。11月8日,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中欧基金承办的“养老财富储备基金业专场直播讲座”就“基金行业如何更好服务养老财富储备”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本次讲座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先锋领航投顾CEO张宇等作为与会嘉宾,与两万余名观众在线进行了直播互动。
作为业内首批获批养老目标基金的管理人,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分享了中欧基金在养老业务上的经验。刘建平介绍,目前中欧基金已经成立了3只养老目标基金,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了行业养老宣传、投教工作,通过全方位的方式向社会普及养老知识、重视养老投资。刘建平表示,公募基金应该成为养老第三支柱最重要的投资品种之一,作为基金管理人,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投资能力,力争为投资人创造良好的回报,另一方面要布局更好的产品、提升服务,助力老百姓和投资人实现养老梦。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自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以来,目前市场共有100只养老目标基金,运作半年以上的养老目标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其中,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46.01%,中欧预见养老2050三年成立以来回报达37.60%。
虽然养老目标基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刘建平认为未来发展第三支柱仍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做好投资者教育,目前许多老百姓对投资养老的准备不足,养老投资意识存在误区或者欠缺;二是用投顾的模式弥补客户投资上知识的欠缺和观念的不足,以助力养老投资业务的发展。
在直播讲座中,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介绍了基金行业助力养老财富储备的情况、美国公募基金在养老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国内养老目标基金的设计初衷。她认为,长期投资、资产配置、风险控制、权益投资以及适当性是公募养老目标基金的五个优势。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介绍了当前基金公司参与养老金资产管理的情况,以及公募基金在养老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势、缺憾,他建议监管部门“放管结合”,推动基金行业更好服务养老财富储备。
此外,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分享了华夏基金在养老业务上的经验,并对年轻人的养老投资给出建议。先锋领航投顾CEO张宇分享了基金投顾的功能,以及怎么通过基金投顾业务帮助用户建立养老投资的习惯。
据了解,由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CAFF50)主办的“养老财富储备系列公开讲座”已成为普及养老金融知识的一个有效平台,通过主讲或对话形式,结合各行业金融产品特性,对养老财富储备有需求的普通投资者提供养老投资选择。目前“系列公开讲座”已成功举办银行业专场、基金业专场,未来还将举办保险业专场、信托业专场。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