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十一的全渠道进化看张近东的战略布局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11月13日 13时39分

  琳琅满目的产品,推陈出新的玩法,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对黑着眼眶熬着夜的“尾款人”而言,似乎很难想象,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双十一”已经进入了第12个年头。

  从一场单纯的“光棍节线上大促销”到如今线上线下全面联动的“全民消费盛宴”,“双十一”正在从“懵懂期”进入“青春期”。12年来的变迁,几乎是方方面面的。

  对于有着30多年零售经验的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来说,“双十一”并不陌生。步入而立之年的苏宁,“双十一”已经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重要战场,更是其战略规划的最佳试金石。12年“双十一”的背后,是消费升级的驱动,更是零售行业的蜕变。

  “双十一”12年:从“光棍节”到“消费节”

  2009年,“逍遥子”张勇来到阿里巴巴,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光棍节”为名的“双十一”促销日正是他埋下的“火种”。

  12年来,“双十一”从没人想过的光棍节,变成人人参与的“购物狂欢节”。中间发生的改变远不止是一个称谓。

  其中最直观的当属销售规模。从12年前淘宝单打独斗的0.5亿元销售额,到如今阿里、苏宁、京东巨头混战下的超万亿的消费规模。在零售的规模和积聚的势能上,“双十一”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少年”。

  持续升级的还有消费者的体验。从2009年的以休闲服饰为主的29个品牌,到当下几乎全品类的全方位参与。在各大平台上,如今已经形成了“汇聚全球好物”的消费嘉年华。

  另一方面,从前的“双十一”只是单纯的线上购物,如今是线上线下全渠道参与,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优惠,更多元的消费体验。当下的“双十一”已然是整个零售行业的盛会,而不只是属于电商。

  而对消费者而言,“双十一”从追求数量,追求低价,到如今追求质量,注重“服务”。当消费者从“剁手党”向理性消费转变、当消费节从“薅羊毛”向品质消费转变,“双十一”正在呈现更丰富的内涵。

  线上线下合力,零售巨头殊途同归

  12年前,当“双十一”还只是一个线上促销节时,人们对线上和线下零售的观点,是二元的,也是割裂的。当时,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便提出了第三种观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而今年的“双十一”正印证了这一观点。联动大润发的阿里,与家乐福并肩作战的苏宁,双线出击的“双十一”,巨头们的选择殊途同归。今年“双十一”,史无前例的融合发力,也带来了亮眼的成绩单。

  截止11月12日零点,2020年天猫“双十一”最终交易额达4982亿元。线下商超和门店方面,100多家大型连锁商超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

  全渠道零售商苏宁的成绩同样亮眼,“双十一”线上订单量增长75%,苏宁家乐福到家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420%,一小时达及时履约率99%,最快配送时间仅用时9分钟。7000家苏宁县镇店双十一当天销售增长150%。“双十一”当天,在各大城市商圈,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客流量突破1150万。线下消费在这个“双十一”迎来全面复苏。

  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偶然。今年“双十一”,苏宁构建起了包括晚会、直播、线上线下各类入口与门店、覆盖城市和县镇的“全场景消费矩阵”。多年来张近东所致力于的战略布局——将苏宁打造成全品类多业态、全渠道多场景、全客群多服务的零售服务商,在这个双十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好青年”的未来

  “未来十年,我觉得机会天平是倾向苏宁的,从模式的角度、趋势的角度来讲是倾向苏宁的。”

  张近东的自信并非是一句空话。“双十一”的战鼓声余音绕梁,但零售战场的军备竞赛依旧如火如荼。凭借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提前布局,张近东盘活了全局。

  今年“双十一”,苏宁向外界展示了他们最强劲也是最朴实的“武器”——好商品、好价格、好场景、好服务。

  无疑,这将贯穿苏宁未来的零售格局。有了“双十一”的实战演练,张近东对“四好青年”苏宁的发展更有信心,对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升级转型,张近东也有着新的思考。

  携手零售生态,为消费者带去好商品、好价格、好场景、好服务,这是张近东始终不变的初心,“苏宁围绕消费体验的价值战已经升维至零售生态领域,双十一竞争比拼的其实是与生态共赢的能力,唯有携手共进,才能够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之下探索出无尽的可能。”

  在张近东看来,苏宁三十而立,未来的发展不会拘泥于自身,让消费者获得更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零售伙伴享受到开放的苏宁所带来的红利,这是“四好”青年苏宁长期努力的方向。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