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吗?中国碳纤维发展背后的故事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11月19日 17时04分

  20世纪50年代,自从日本学者开发出聚丙烯腈纤维(PAN)基碳纤维发展到现在,碳纤维类型按照原材料主要分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以及粘胶基碳纤维。之后以日、美等国家占据碳纤维领域的先进行列,并对中国实行了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严格封锁和产品的禁运。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首次开始PAN基原丝碳纤维的研究工作,1975年11月在张爱萍将军主持的“7511”会议上确定PAN碳纤维为战略核武器的关键材料。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碳纤维发展缓慢,只有吉林碳素厂和吉林石化公司可以制备少量低性能碳纤维作为烧蚀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还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外产品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的师昌绪先生铜像

  作为战略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敏锐的看到碳纤维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内碳纤维研发处于最困难的低谷时期,2000年已经80多岁的师老牵头与多位科研同志进行数次研讨,发起了中国碳纤维技术攻关的新一轮战略构思。2001年10月国家科技部决定设立碳纤维关键技术专项(代号304专项)。2002年“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会议上304专项计划再次明确目标,创新形式的方针,中国碳纤维技术研发再一次重启征程。

  “863”计划实施20周年纪念大会

  2001年确定原丝主攻方向、2003年底坚持不懈攻克碳纤维难关、2006年坚持独立评估机制和加强碳纤维基础研究、到2010年提出发展中国新材料产业的重大战略设计。从科技部设立304专项以来,在12年持续不懈努力科技攻关的基础上,我国高性能纤维制备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完全依赖进口、无法制备出合格的T300级碳纤维的极为窘迫尴尬状况,到目前已建立起聚丙烯腈碳纤维制备技术研发(吨级试验线)、工程化(百吨级中试线)和规模产业化(千吨级生产线)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规范标准初具系统、规模应用格局初步形成,不但解决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有无”问题,有效缓解了国防建设对结构材料用高性能碳纤维极为迫切的需求,而且迫使日、美等国家不得不把中国作为一个对手认真看待。

  回顾历史、温故知新,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碳纤维行业内的公司,秉承着创新缔造奇迹,科技引领未来的使命,坚持用能源科技推动人类美好生活的新材料创造者的企业愿景,为我国碳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中国的碳纤维事业已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到“苦海有边、回头无岸”,东方曙光初现、旭日喷薄欲出!

  本文参考《师昌绪院士战略思维与实践足迹》、“863计划”304专项的部分内容。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