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关于老年消费者防范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
源 / 互联网    文 /     2024年09月30日 14时03分

  近年来,“保本高收益”“低投入高收益”等金融骗局案件屡见不鲜。老年人群体因金融知识相对不足、风险意识较弱和信息渠道有限而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中国人寿长乐区支公司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在面对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宣传时,务必保持警惕,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诈骗”常见的4种手段:

  一、“代理退保”骗局

  犯罪分子利用不法手段获得的保单信息联系老年人,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消费者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待老年消费者陷入圈套后,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代理退保”手续费,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

  二、“冒充保险公司客服”骗局

  不法分子采取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利用老年人渴望温暖亲情的心理,主动嘘寒问暖。取得老年消费者信任后,开始售卖虚假的“高收益”保险理财产品,承诺虚构的“额外利益”。不法分子还可能随身携带伪造的“公司公章”和证明文件,骗取老年消费者资金。

  三、“投资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名义,承诺高利率回报,忽悠老年人将房子抵押贷款,然后将贷到的钱款投资高利息“理财项目”或点击假冒的“官方网站”购买金融产品。然而,一旦诈骗机构资金链断裂,不仅收益和本金得不到归还,房子也会被强制过户,最终面临“钱房两空”的境地。

  四、“黑中介”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小广告”,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一旦老年消费者与其联系,不法分子即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老年人连续转款。有的不法分子还以需要证明借款人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老年人先往骗子账户内存钱或者点击假冒的“官方网站”缴纳保证金,导致老年人钱财被骗。

  中国人寿长乐区支公司温馨提示:

  一、科学安排支出,理性消费

  老年消费者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树立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科学地安排生活支出,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和跟风消费。同时,不要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宣传,避免陷入不法分子的金融骗局。

  二、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很多金融骗局的发生大都是因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盗用所导致的。老年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号、手机号、密码、验证码等。同时,不要点击来源不明的陌生链接,不要扫描陌生二维码等,不随意将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提供给他人,防止被他人盗用。

  三、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老年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在正规营业场所接受金融服务。同时,要核实销售人员的从业资格,警惕销售误导和诈骗诱饵。如发现陷入金融骗局,应及时、主动报案,不要等待、拖延,以防延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黄金时间。

  李永立/文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