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荟第186期沙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源 / 互联网    文 /     2024年12月26日 09时46分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12月21日,七贤荟第186期贤言荟语沙龙聚焦“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廖传武  大连优欣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并指出国家在科技研发上所做的努力和投入,特别是在面对地缘政治压力和国际打压时,科技创新变得更加关键。他们提到了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和项目支持等方式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推动,但也指出了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如支持面太广、政策资金不足、缺乏选择性支持以及对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不足等。此外,他强调了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并呼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增强政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针对性。最后,他们呼吁关注GDP发展的质量,而非仅仅追求数字的增加,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王  悦    大连市税务局法律顾问

  他讨论了中国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指出,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崇拜权力和权威的文化,对创新构成了一定阻碍。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追究责任的限制,而民营企业虽成为创新主力军,但国有体制的主导地位限制了政策的有效适应。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策与市场矛盾、决策与执行脱节、目的与方法不一致、源头与渠道断裂,以及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冲突。这些问题使得科技创新变得长期且复杂,强调了解放思想、尽职免责、竞争免责、分清主次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此外,他提到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条件下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以及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存在的问题,认为科技创新需要特殊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尤其是能为创新提供容错和试错空间的机制。最后,他们强调了解决中国科技创新挑战需要长期努力和持续的政策支持,以及依法治国和特区政策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康  复    大连浑元数据增长架构师

  他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财政政策中的财政补贴和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货币政策中产业基金对企业的出资作用。他指出,虽然各地政府通过成立母基金吸引子基金向科技型企业注资,但南北地区差异显著,尤其是东北地区如大连的产业链建设滞后。核心问题在于无序发展、无效与低效投资,导致政府投资效益下滑,影响财政收入。他批评了以GDP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导致盲目投资而忽视实际效益,并指出条块分割严重,如科技部与财政部在研发支出统计上的不一致。此外,他还提到了欺诈现象的严重性,强调了信息披露不实和欺诈行为的危害。为解决问题,他提出了评估经济效益、打破条块分割、成立产业基金,并特别强调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总的来说,他的发言旨在通过改善财政和货币政策,提高政策效果,促进经济发展。

  胡剑锋  大连奥远集团董事长、大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高新区分会会长

  着重讨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当前政策应被重新定义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他指出,尽管政策已作出调整,但实际效果的显现需要时间,预示着经济复苏的前景乐观。在具体措施上,他强调了税收优惠和财政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并呼吁政策和金融工具需要更具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他还提到了科技成果转化、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的必要性,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股权融资比例。尽管面临挑战,他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政策引领和全球地位不容忽视,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丁永健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深入探讨了多角度和维度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如何导致不同的观点,尤其在投资领域,强调了北方政策执行中务虚与务实的差异,以及科技创新需以创新教育为根基,凸显创新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文化,需要极客精神与挑战极限的思维。他提到中国科学院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角色,同时指出市场化研发机制的必要性。然而,他批评当前社会对创新的反馈过于功利,指出创新文化的缺失与创新机制的不完善。最后,他呼吁从教育出发,鼓励冒险与极限挑战,以培育创新文化,认为当前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可能不利于诞生如埃隆·马斯克那样的创新领袖。

  于  波  大连仓储与配送协会秘书长

  深入讨论了财政政策与创新现代化产业区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世界各国普遍利用财政政策和税收手段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的发展,中美两国也不例外,均通过财政政策推动企业创新。然而,他强调国外在支持创新时更侧重于企业竞争前阶段,专注于共性或不成熟技术,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在国内,虽然财政扶持政策对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的激励扭曲和资源错配问题。此外,他还提到了货币政策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双重功能在短期内有其必要性,但长期来看,应通过改革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扶持,以纠正市场行为的扭曲。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