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2月15日 09时52分

  桂花馅儿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到江米粉中,随着人工摇动,江米粉慢慢地沾在桂花馅儿表面,逐渐变圆、变大,直到滚成乒乓球大小,一颗颗地道的晋祠桂花元宵“滚”制而成。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长巷古唐苑小区内的“晋祠桂花元宵”磨坊内,3台3米多高的自动石碾机一遍又一遍地旋转碾压着晾晒好的江米。71岁的晋祠桂花元宵技艺传承人韩福元与5岁的小孙子韩洪杰一起熟练地滚着元宵。受家人影响,韩洪杰在磨坊里长大,1岁半就学会了“滚元宵”。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民谣中的“元宵蛋蛋”说的正是“晋祠四宝”之一的晋祠桂花元宵。

  两千多年前,“北稻一绝”晋祠大米和难老泉的活水,为晋祠桂花元宵奠定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相传在西汉初年,正值一年中第一个月的月圆之日,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吕之乱”成功,将宫廷甜点分给百姓,并将这一天定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汉文帝在位时,封二儿子刘恒到晋祠一带为王,并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节日带到晋祠。从此晋祠一带就有了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并流传至今。在韩福元的记忆里,一到正月,晋祠一带家家户户就开始磨面滚制元宵。

  “制作元宵要一泡、二淘、三晾,经过碾米、做馅、滚制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做好一颗元宵。”50多年来,凭借对晋祠桂花元宵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韩福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磨碾制等古法工艺,保留了原汁原味。

  晋祠桂花元宵好吃,是因为馅料炒制环节十分讲究。韩福元说,晋祠桂花元宵的馅料需要将花生、核桃、芝麻翻炒去皮,加热化开糖稀,再将纯天然的玫瑰花酱和桂花酱同白糖、冰糖一起翻炒,炒制完成后一起放入一个长方形模子压实擀平,晾晒后切成正方体小块。

  飘香千年的晋祠桂花元宵,被誉为中华元宵的鼻祖和北方元宵的代表,也是太原人一直忘不了的“老味道”。正月初十刚过,很多太原市民就穿过大半个城,专程来购买晋祠桂花元宵。

  “今年,我们的元宵卖到了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线下供货超市增加到了30多家,而且还开通了线上渠道,每天能卖出七八万颗。”韩福元说。2017年,韩福元与当地制作桂花元宵的同仁协商,成立了“晋祠桂花元宵研究会”,带动更多人加入元宵制作中来,让这一传统文化不仅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历久弥新的记忆和永远的乡愁,也能带人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太原人的味蕾里,除了晋祠桂花元宵,还有老鼠窟元宵和小店老汉元宵。

  滚面粉的过程中不能停顿,要经过六沾六滚……严格的滚制工艺,使得老鼠窟元宵有了瓷实又软筋的独特口感,也是老鼠窟元宵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从正月初八开始,在太原市钟楼街的老鼠窟元宵店外,长长的队伍排了起来,销售火爆。

  “老汉元宵”则得名于制作者都是老年人。油锅里“砰砰砰”响着,一个个元宵由白色变成金黄,什锦糖馅儿流出来,冒着丝丝白气……炸元宵,是小店老汉元宵的经典吃法。

  不吃“老味道”,那就不算过十五。元宵节将至,老味道、老手艺的太原元宵备受青睐。无论是哪家的元宵,无论是哪种吃法,糯香在唇齿间驻留,也留下了太原人味觉里的温暖记忆。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