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四连冠 张变的变与不变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9月06日 10时31分

  巴黎残奥会乒乓球赛场4日出现第二场“中国德比”的决赛。

  女单5级决赛中,38岁老将张变3:1击败队友潘嘉敏,成功卫冕。作为残奥会“五朝元老”,张变自2012年伦敦残奥会起,连续四届蝉联该级别冠军,已收获8枚残奥金牌。

9月4日,冠军中国选手张变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摄

  残奥会四连冠,张变从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前些天看到队友们陆续拿金牌,我也想跟上。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他们的表现感染到我。实现四连冠,现在觉得自己也很棒。”张变说。

  回顾四届夺冠历程,张变觉得对手在变,自己也在变。

9月4日,张变在比赛中回球。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心态每一届都不一样,以前特别想要金牌,努力去拼;成为冠军后,就想着怎样保住金牌;现在是用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比赛,心态有个转变的过程。”张变说。

  “不变的是我永远要掌控自己。”张变说,“乒乓球比赛中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有些事情掌握不了,能做到的就是掌控自己。”

  张变夺冠后,教练员衡新为她和潘嘉敏送上国旗,与两位中国运动员一起擎起国旗,向观众挥手致意。

  9月4日,冠军中国选手张变(右)、亚军中国选手潘嘉敏(左)和教练衡新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衡新是对张变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两人2003年初识开始合作,风风雨雨走过20多年。张变说,衡新既是她的启蒙教练,也是她的人生导师和恩师,这么多年,她对衡新的感激之情从未改变。

  2008年北京残奥会,张变在女单5级比赛中仅获得第五名。这次失败的经历给张变的职业生涯蒙上一层阴影,甚至让她一度陷入人生低谷。

  “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张变回忆说,“2008年后大概两年时间里,我既没有在国家队,也没有在地方队,而是自己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训练上,他(衡新)都给我很多帮助,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9月4日,张变在比赛中庆祝得分。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衡新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张变训练,背她上下楼,搬运轮椅。

  “节假日我也训练,他也坚持陪我,帮我走出阴影,渡过难关。”张变说。

  “我们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知道他(衡新)希望我赢,我也想赢给他看。一个眼神交流就能明白很多东西。”张变说。

  对于未来,张变已经有了规划。她希望能完成研究生学业,以后用专业知识为残疾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9月4日,冠军中国选手张变(右)、亚军中国选手潘嘉敏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届残奥会。如果有机会继续为国争光的话,我还是想,能多打一天就多打一天。”张变说。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