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焕新貌 新鲜鱼虾"跃"上餐桌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9月10日 10时25分

  在海拔超过2900米的水产养殖基地里,增氧机正向水中泵入氧气,鱼虾不时跃出水面。进行集中打捞的技术员次旺占堆满头大汗。

  8日晚间,产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2000多斤鲜活鱼虾,成批运往拉萨的生鲜市场,9日便可端上拉萨市民餐桌。

  这些鲜活鱼虾产自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米林农场,是西藏自治区四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近年来,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逐步探索出适合林芝本地的养殖品种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模式,推动西藏实现高原水产养殖产业化新突破。

  西藏水资源丰富,但受气候和海拔影响,鱼类生长速度缓慢。长期以来,当地水产品依赖外地输入,本地不产虾类,鲜活经济鱼类种类少、价格贵。

  发展本地产业化鱼虾养殖,填补了这一空白。“西藏的水产品供不应求。林芝水源清洁、光照充足,发展水产养殖很有优势。”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米林市(珠海)工作组副组长林浩生说。

  两年多前,林浩生接过援藏“接力棒”,与工作组来到米林。经过调研论证,工作组将目光瞄准了高原水产养殖。

  从冷水鱼类养殖到广温性经济鱼类养殖,从探索保温提温技术到实现智能化控制,从适合高原的“微流水式可控养殖”到专为养虾研制的“人工海水”配方……目前,基地规模化养殖主要有香鱼、鲈鱼、乌鱼和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总量超150万尾;预计今年能向西藏各地输送鲜活鱼虾20万斤,收益可达300万元。

  关于未来产业发展,林浩生有两个愿望:把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西藏民众吃得上鲜活鱼虾;把产业“留下来”,让高原水产养殖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次旺占堆原在农场从事种植业,接触水产养殖初期一头雾水。“公司援藏技术人才‘授人以渔’,一直倾囊相授。”次旺占堆说,“我正在努力学习,希望能掌握技术,尽快在水产养殖上独当一面。”

  “在西藏进行大规模水产养殖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通过留下技术、留下模式、培养人才,未来我们还将让高原水产从‘1’迈向‘100’,让高原渔业成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林浩生说。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