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国字号”队伍来到海埂基地,开启冬训备战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1月27日 10时24分

  11月的昆明,温暖宜人。清晨,滇池的薄雾还未散去,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下称“海埂基地”)已开启热闹的一天:运动员餐厅内热气腾腾,营养餐陆续上桌;运动员公寓外,灯光点点,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准备。

海埂基地中心球场。海埂基地供图

  这个冬天,国家男篮、国家田径队、国家游泳队等多支“国字号”队伍陆续来到海埂基地,开启冬训备战。

  这次冬训,国家田径集训队共有超27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来到海埂基地,项目涵盖跑、跳、投、竞走等。

  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杨家玉第一次来到海埂基地,她说:“基地里有一条非常适合我们训练的公路,很安全。这里的食宿、保障都非常好,在这训练很安心。”教练刘宏宇表示:“云南有不同梯度的海拔高度,为我们长距离项目提供了便利。”

杨家玉在训练中。海埂基地供图

  在体能力量训练中心,游泳奥运冠军汪顺正在训练。对于海埂基地,他再熟悉不过,几乎每年他都会跟随教练组上高原储备体能。“每一次来海埂,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从2007年第一次来,到现在已有17年。”汪顺说,这次上高原,自己的目标是“为明年的全运会做好有氧和体能储备”。

  作为汪顺的教练,朱志根对高原训练效果不吝夸赞:“我是1997年第一次带队来这里,当时只是一个尝试,没想到高原训练对游泳这个项目帮助这么大。”朱志根说,“目前,高原训练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它对游泳运动员心肺功能和有氧基础的搭建,能起到关键作用。”

汪顺在训练中。海埂基地供图

  据悉,为确保多支国家队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海埂基地从场地、体能设备、食宿、安保等方面做了充足准备,不仅配备了国际标准的田径场地和训练设施,还提供了丰富的体能力量器材和专项设备,运动员可根据不同项目需求进行专业化训练。同时,基地的医科训运动健康中心也积极配合国家队队医,开展运动员的医疗、康复等工作。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