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标本兼治 倒逼更多游客遵规守法,文明出游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3月30日 09时39分

  去年7月11日,男子陈某在贵州铜仁梵净山游玩时,用登山杖在“梵净山金顶摩崖”的石壁上刻划了“丽水陈国”4个字。这种不文明行为引发其他游客批评。铜仁江口县人民检察院对此事提起民事公益诉讼。3月25日,法院当庭判决被告陈某支付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及惩罚性赔偿金等共计12万余元。(据《检察日报》3月27日报道)

  刻划4个字就被罚12万余元,相当于刻一个字就要付出3万元,这让随意刻字者心痛的同时,对其他心存侥幸刻字的人也是一种震慑——景区随意刻字等不文明旅游行为绝不是一件小事,不但要付出真金白银,还可能因此被判刑。

  旅游是涤荡身心、愉悦心灵的美好享受,但享受美好风景的前提是遵守旅游管理规定。遗憾的是,近年来,在景区乱涂乱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时有发生。去年3月21日,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体上“潇洒”刻字,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事实上,无论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文旅部2018年12月出台的《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中,都加大了对不文明游客的惩戒力度。但现实中不文明旅游行为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对不文明旅游“习惯成自然”,没有养成文明旅行的自觉意识外,处罚过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地方对轻微不文明旅游行为,主要还是靠劝导,很难让更多游客对文明旅游产生敬畏感。

  文明是出游的“通行证”。游客陈某为自己的刻字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再多的赔偿也挽回不了对文物造成的不可逆损害。要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仅靠“罚”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应设立“黑名单”惩罚机制,把那些恶意在景区、保护文物上刻字刻画的破坏者列入“旅游黑名单”,让其“一时失德,处处受限”,并警示其他人“长记性”。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应对恶意在景区或保护文物上刻字刻画行为“零容忍”,让相关人员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法律代价。如此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才能有效遏制旅游不文明现象,倒逼更多游客遵规守法,文明出游。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