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将“重现”敦煌藏经洞
源 / 新华网    文 /     2022年06月16日 14时41分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的约六万件文物将“重现”在人们面前。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互动娱乐合作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探寻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技术、新模式。“数字藏经洞”是实验室的首批项目之一。

  1900年,敦煌藏经洞石破天惊。在不足7平方米的洞窟中,出土了4世纪至11世纪的约六万件文物。有“国际显学”之称的敦煌学,就是以这些用汉文、藏文、吐蕃文等文字写成的佛经典籍和社会文书为重要研究资料。

  实验室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手段,以1:1的比例还原敦煌藏经洞,同时让已流失海外或进入博物馆的文献在洞窟中“重现”。敦煌研究院收藏的001号文献《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将是最先“重现”的内容。

  “我们希望将藏经洞文献与其中的历史故事结合,让用户能够走进文化场景之中,与历史人物互动。”腾讯新文创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航说。

  据介绍,双方还在共同打造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这一取材敦煌壁画形象“迦陵频伽”的虚拟人,能够与人们互动,还会跳敦煌舞。此外,双方将在文物数字化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学术优势与技术优势的结合,能更好地推出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创意作品。”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数字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界限,让人们了解敦煌。“莫高窟每年最多接待游客200余万人,但在互联网上,这些内容瞬间能产生上千万的浏览量,对增强文化自信很有意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